第九章 当年的匿名捐款 雪中送炭
刑场内,沈沧海似乎觉得情况有些失控,因为人群中似乎出现了一些其他的声音。
作为许应尘的死刑主执行官,沈沧海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
他要做的,就是要完全维护法庭的审判结果,所以,当那种其他的声音越来越大时,沈沧海决定采取必要的措施。
于是,在沈沧海的授意下,一名工作人员走到了刘院士近前,夺过来他手中的资料。
“沈沧海,你要干什么?”
“刘院士,如果您继续坚持自己的想法,对本案产生更大影响的话……”
说到后面,沈沧海并没有把话说下去,但言外之意却已经非常明显。
刘院士脸色微变,但很快又恢复平静。
“沈沧海,我坚持我的原则和看法,至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我亲眼看到了证据再说吧!”
“如果,我说如果,这个量子计算机真的出自许应尘之手,我们得向对方家人谢罪的,因为,这次的事件,我们无论如何也推脱不掉责任了,而且,还可能让整个学术界蒙羞!”
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威胁,实际上却暗示着沈沧海不要轻举妄动。
刘院士虽然年纪大了,但头脑清醒,在学术面前,他要捍卫原则。
可是,沈沧海却并没有理睬他,而是转身朝旁边一名穿着制服的警察点了点头,随即便将视线重新投回到许应尘的尸体身上。
“许院长,这就是你想要达到的目的吧,现在舆论也倒向你那边,连同一些院士学者也被你蒙蔽了,但是我想说,你的花招到此为止吧,你的计谋是无效的!”沈沧海沉声喝道。
“你胡说,我今天就是要给应尘一个清白,我还有证据!”许兴邦激动地说着,同时拿出来一个信封。
信封的正面,有一个醒目的公章,似乎来自世界知名银行。
对,那是一个汇款凭证。
许兴邦颤抖地打开信封,从里面抽出来了一张纸条,然后展示给众人:“这是应尘生前给研究所的费用捐献证明。”
在许兴邦念出这个后,周围顿时安静了下来。
许兴邦的心脏跳得特别厉害,他深吸口气,缓慢地讲述出当时的情形。
“七年前,我接受杨院长委托,带领团队加入量子计算机研究小组,专门负责长链数据的解密。”
“由于量子计算机的技术难度太高,所以,整体团队需要花费巨额的费用才能开展研究……”
“应尘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每隔几个月都会往研究所拨付几千万元的资金,当时我以为只是他的个人积蓄……直到有一天,应尘忽然给我留言,说他挪动了漂亮国的资金。”
“因为,当初,他曾答应了漂亮国总统一项承诺,漂亮国可以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出量子计算机的国家,因此一下子获得了百亿投资……”
听到这里,人们纷纷惊呼出声。
谁也不敢相信,在那段岁月里,竟然发生了如此多的事。
尤其是刘院士,听闻这些之后,他的神色变得凝重了许多,同时也感到十分震撼。
因为他知道龙国研究所经费紧张,可是那时候却好巧不巧,总有爱国人士匿名捐款,直到最后,捐赠了一笔数额超过十几亿元的巨款。
许兴邦继续说道,“我收到这份捐款的时候,立刻找到应尘,质问他为什么这样做。”
“当时,应尘告诉我,现在龙国在很多方面都需要资金,而科研方面更甚,这方面的投入犹如无底洞,在没有核心技术的支持下,每一次试验都是财力和人力的巨型消耗。”
“何况量子计算机的率先公布,对龙国在国际地位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他希望我们尽早研究出来,然后将它公布出去,帮助龙国提升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许兴邦停了一下,继续道:“我当时认为,如果这样的话,可能会引发一些社会矛盾,毕竟这属于违反了一些规定……”
沈沧海冷哼道:“违背了规定?你儿子违反了漂亮国的规定吗?”
“许院士,你看看你现在,说话都不由得向着漂亮国了,我真怀疑你跟漂亮国是不是有什么勾结?否则的话,你怎么会处处偏袒他们呢?”
听着这些质问,许兴邦脸色变得涨红了许多,“我只是按照事实说话。”
沈沧海嗤笑一声,“事实?那我就请问你,事实是什么?就是你的一派胡言,和这一张汇款单吗?”
旁边的刘院士听完许兴邦的话,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良知告诉他,应该上前查验一下汇款单的真伪。
可不等他挪步,一个退休了的银行行长走到汇款单前,只是一眼,他就确认了许兴邦所言非虚。
“沈上将,许院士说得没错,这个汇款单是真的。”
行长站出来,同时对着许兴邦微微鞠躬。
这一鞠躬,是对于内心良知的诠释,他作为银行行长,甚至龙国在科研资金上的困难,而许兴邦手中的这张汇款单,犹如雪中送炭,在那个艰难时期,是它挽救了龙国的颜面。
“什么意思?你是不是老糊涂了,你竟然敢包庇许应尘?”沈沧海怒斥道。
“包庇?我可不敢,我只是说出事实罢了。我们在座的各位都知道,十多年前,我们龙国经济发展还处在萌芽状态……”
行长叹了口气道:“那时,别说科研经费,就最基础的材料和设备供应,我们龙国就遥遥落后其他国家,所以,许院士说的没错,在那个阶段,龙国的确是急缺钱来进行科研项目。”
“而就在那关键时期,一笔捐款从天而降,我们当时都沉醉于量子计算机成功的喜悦之中,至于找捐赠者一事,也被抛在了脑后。”
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刘院士。
此时的他依然完全相信许兴邦的话,也侧面代表认可了许应尘的贡献。
听到这话,在场的不少老教授和专家纷纷露出复杂的目光,甚至有的已经开始交流起来。
沈沧海见状,眉头皱了起来。
不过,刘院士的话音未落,又有一个老专家走上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