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章 准备启程

慕容看着最让自己头疼之事已经解决完毕。

当即决定尽快前往西域,因为有些计划要提上日程了,西域的事搞不好还要耽搁几天,但是自己出行的宣告是要去恒国回亲,那就不要错过了日子。

巡视其他地方的想法,看来只能是在返程之时了。

“慕斯。”

门口的慕斯听见慕容的呼唤,连忙走了进来,“皇上,老奴在。”

“你去布置一下,今日还要在这里休息一夜,明日就出发去西域。”

“谪。”

慕斯退下去后,高俅又被叫了进来。

“抓紧让荆超带领五百锦衣卫回临阳城,纪岩那边的进度开始得越早越好。”

“臣领旨,荆超已经将兵器装载完毕,银两需要的马车多一些,估计今日就可以整理完毕,臣再去安顿一番,定不会耽搁行程。”

得到高俅的保证,慕容点了点头。

“好,待会儿那边处理完了让荆超来见朕。”

高俅哪里敢耽搁,慕容客气,说是等处理完来面圣,但是作为臣子,哪里敢让皇帝等人。

高俅退下去第一时间就去派人出传话,让荆超速速过来面圣。

正在指挥装车的荆超,听见高俅派人传的话,顿时放下手里的活儿,朝着圣驾所在之地奔去。

慕容正在深思,皇后姗儿和许娘也退了下去,她们虽然在慕容面前没有那么多规矩,但是慕容是要有事情要处理的,她们知道自己在这里只会干扰慕容,所以自己主动离开。

估计这会儿两女子又在像小闺蜜一样分享呢。

“皇爷,锦衣卫副指挥使荆超觐见。”

慕斯的通报将慕容的思虑拉回了现实,“让他进来。”

荆超进门后看见慕容正坐在那里喝茶,连忙低头,跪地请安,“臣锦衣卫副指挥使荆超奉旨觐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圣躬安,爱卿平身。”

荆超起身后仍低着头,不敢直视慕容的眼睛。

慕容笑了笑,这皇权至上真是牛掰,就单单的让臣子尊敬皇帝这一点来看,真是加强了皇帝集权。

“朕听闻荆卿可开八石弓,勇猛无双。今日一见,果然人如其名。”

荆超听闻,连忙双膝一软,“臣幸得皇上垂怜,赐予锦衣卫副指挥使,必定为皇帝陛下抛头颅洒热血,万死不辞。”

得到皇帝的肯定,是为人臣莫大的光荣,荆超连忙表达自己的忠心。

慕容点了点头,很满意荆超的话。

“爱卿平身吧,你我君臣不必如此多礼。”

“谢皇上!”

“朕已经给临阳臣发了圣旨,你此去定当要快,因为你只有五百锦衣卫,将兵器和银两送达之后,你速速领锦衣卫一千,去南河郡将司马狗贼的老巢一窝端,你的武力朕还是相信的。”

“不过那司马狗贼身边也有招募的高手,甚至有大魏安插在大幕的卧底,此去定当万事小心,一切要考虑全局,不能出岔子。”

慕容在临行前还要将执行任务的荆超叫过来再安顿一遍,就是为了不出任何意外,做到万无一失。

此时慕容的桌子上摆放的正是临阳城传来的汇报,皇帝不在,行政权就落在了孙空身上,慕容不留一手是不可能的。

不过情况很好,这段时间,虽然很多人都去丞相府聚会,和丞相打理关系。

但是并没有发生丞相撤换官员的事,一切都还比较稳定。

而皇帝不在,并非大权给孙空就无人掣肘,临阳那群头铁的御史可是一心只读圣人学说的,尽管丞相再如何厉害,试想连皇帝都敢怼的一群人,刚好来了一个靶子——孙空,他们就等着丞相出岔子,好让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保持战斗力。

这就是慕容留给孙空的明面监督,而慕容还留下了暗地里的监督,一旦孙空有任何超脱之举,只需慕容一道命令,孙空就会万劫不复之地!

这世界离开谁都会转,孙空即使被撤了,还有六部在,朝廷依旧会继续运转。

荆超知道此事甚大,心里也做好了准备,而慕容临行前的叮嘱,荆超就知道要万事小心,绝不能掉链子。

“臣定当不辱使命!请皇上放心。”

慕容点了点头,“锦衣卫指挥使和副指挥使尽管人前再过风光,也就麾下几千人而已,荆卿武艺高强,应该要有更大的舞台,好男儿生在世间,应当去追逐鸿鹄之志。”

“朕已经下决心整顿边军,荆卿应不懈怠,才可堪当大任。”

慕容又开始了前世的拿手绝活,开始给下属画大饼。

毕竟这锦衣卫作为天子亲军,权柄极大,但是好男儿应该驰骋沙场,慕容相信荆超天生神力,心里哪里会没有更远大志向呢。

日常的平淡会磨灭一个人所有的锐气,荆超慕容后面还会重用。

听到皇帝对自己寄予厚望,荆超呼吸有些急促,历朝历代能被皇帝看重培养的哪一个不是人中龙凤,荆超的心中也被种下了一个豪情的种子。

“臣谢皇上厚爱,臣定当为皇帝陛下开疆扩土,万死不辞。”

荆超说着就跪了下来。

皇帝对他寄予厚望,那他就得有所表示。

“......”

荆超退下去之后,“咕~”

慕容摸了摸肚皮,原来是门外的锦衣卫换班了,已经去吃饭了,慕斯也在下面吩咐好了御膳,不过慕容没说,就还没有下锅罢了。

莫容笑了笑,原来已经转了一天了,自己已经饿了,又想起小七那个小家伙儿吃货的样子,慕容有些好笑。

“慕斯,朕饿了,传令准备晚膳吧。”

“谪,老奴这就去安排。”

“还有,传皇后和皇贵妃一同用膳。”

“谪。”

慕容拿出桌子上写着对京师一些暗子的批示的纸,给了门口的一个锦衣卫,一些布局依旧在维持着京师的稳定。

只要官员稳定了,没人作妖,老百姓在能吃饱肚子的情况下,是不会造反的。

所以慕容反复强调,对内要坚持意识形态的统一,他不是不让官员发财,如果当官没有实打实的好处,只有名望或者能写道历史书上的功绩的话,那么朝廷就没法运转了。

人家累死累活升官,是有目的的。

有些人是为了升官发财,有些人是为了得到名利,有些人是高成就需要,总之人们都是要得到自己想要的。

让慕容短时间内做到官员队伍的优化,那是不可能的,这和读书人的多少无关。

所以慕容也是通过平衡各方势力来让官员队伍稳定,他允许一些人发点小财,但是绝对不能任人唯亲、党派割据、为了利益突破底线。

只要暂时确立了大致的意识形态,他就有时间去办官学,开学堂,真正做到文明进步,甚至一统天下。

看着送信的锦衣卫秘密离开,慕容还是有些感慨。

慕家经营大幕百年,给自己留了花不完的国库不说,更重要的是留下了世家底子较弱,读书人多,还有健全的朝廷运作体制。

最最重要的是,给自己留下了可靠的人员班底,锦衣卫都是选派的良家子弟,宫内宦官也没有作妖的,军权也被分割,除了边军较久没有轮换且大权在握有些不好使唤之外,其他的军队包括各地府军,那都是绝对听命皇帝的。

慕容感觉形势良好,只要国家机器运转起来,会产生摧枯拉朽的威能。

不像其他几个国家,不仅江湖势力太过强大,甚至可以和军队抗争,朝廷对江湖也是本着拉拢的态度,而反观大幕除了有些神秘的西域之外,江湖势力在大幕是不允许存在的。

其他几个国家还有掌握军权的王爷,这是非常不好把控的,如果遇到明君,确实战斗力可以很强,但若是幼主,如果产生外戚或者王爷不服这种情况,那么皇权将会非常危险,还有各地的世家太过庞大,世家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到皇位的继承人,这也是不稳定因素,万一世家拥护某地王爷,而朝廷又是幼主呢。

大幕在建国时就有规矩,亲王不得干政不得掌军,而且借着充足的财政大力培养读书人,不像其他国家那样,书籍太少,寒门就不可能出读书人,读书人都是世家培养或者依附于世家,而官员都是读书人,也就是朝廷都是世家培养的官,世家和皇帝不和,皇帝要杀吗?那好,一杀就没有一个读书人能治国了。

所以慕容又是幸运的,在这种大势之下,大幕反而给其他国家一个“我很弱”的感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将大幕视为心腹大患,又因为天险无法强攻,所以大幕发展了这么多年!积攒了不错的底蕴,甚至有了东出之势!

而其他国家对此都无掌握。

这次又查抄了大魏多年的布局,锦衣卫接下来将在全国彻查敌国细作,彻底清除不稳定因素!

两女挽着胳膊走了进来,慕斯已经让人上好菜了。

简单行礼之后,慕容看得出来,两女的心情似乎都很不错。

吃饭倒是有说有笑的,慕容大口大口地吃,两女反而细嚼慢咽,也对,这个时代女子应该都是如此。

果然,这看美女吃饭都是一种享受。

突然一股邪火在慕容腰间升起。

他连忙咳嗽两声,演示自己地尴尬,两女怪异地看着慕容,不知皇上在想什么,如果让她们知晓慕容所想之后,肯定得好好鄙视一番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