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第五重世界(4)
解决完世界联合国法统一后,白尘明需要面对的下一个问题是如何解决裁军以及战后劳动力的分配。
这可是一个大事件,政府需要出钱去招工那些失业的劳动力,让他们去做基建,然后他们才有钱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才能促使企业发展,才能用企业发展的经济去发展科技。
那么现在问题就是,谁出钱?政府出钱?可是现在全世界有数百个政府,没有多少政府愿意去出钱,因为这笔钱实在是太大了,他们就算愿意,也没钱可以出。
全世界就是这样子的现状,白尘明都觉得有些头疼,许诺空头支票?虽然说政府可以直接印钞票,但是……该怎么让现在本就不存在的资源,变得足以支撑这些难民过活呢?
如果谎言可以画可以吃的大饼,那白尘明肯定要往死里画,可惜的是并不行。
“反正呢,现在各国都没有足够多的资源去抚养难民。”白尘明看完各国粮仓后给出这么一个结论。
完蛋了,接下来该怎么办?
按照现在全世界的粮食,大概是再吃三天就买东西可以吃了。现在有什么东西能快速制造粮食?白尘明想到了土豆和玉米。
“部署一下吧,热带快速种植粮食作物,然后开启食物节省计划吧?”白尘明询问各国领导人的意见。
其他人也没什么其他的办法了,根据那些所谓的经济学家的言论,全人类怕是要经历长达一个月的饥荒,介时能活下来多少人都不知道。
如果把吃树根这些都算上的话,恐怕最多只能让人类再多存活那么个几天……有什么办法能快速获取大量食物呢?
最后所有人商议的结果就是,全球大规模节省粮食,并且快速发展各类粮食作物,为了加快速度,白尘明下令组织了粮食科研部去研发粮食。
依照白尘明的设想,所有人现在如果是依靠泥土和水去种植青菜等植物,或许还来得及,并且沿海城市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打捞海洋生物。
最后所有人也只能这么做了,否则这次世界真的可能撑不过这次的饥荒。
而安排好应付饥荒的办法后,白尘明便提出了大规模改造荒田的想法,并且得到了各国领导人的支持,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是保证粮食产量。
因此多余的劳动力便被派遣去开垦荒地,而那些周边地区没有荒地的劳动力,便被纳入了修建基础公路高速公路等等交通设施上。
后续白尘明等可以依靠少量的路费去补贴劳务工人,白尘明和所有人商量完这些后再进行科学的计算,确定方法可行后再发布到世界频道去通知众人。
所幸,绝大多数人都知道饥荒即将来临,很快就通过了粮食节省计划和开垦荒田计划等,对于多余劳动力的处理法案便顺利完成了。
完成这些法案后,世界联合国的基底差不多就打完了。
现在世界联合国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清清楚楚的教育制度和科研方针,并且安置好了多余劳动力,有清晰的区域划分和少量的军事力量维护治安。
因此世界联合国当下就可以进入大生产时代,在这个大生产时代,所有人都要以生产粮食为目标,开始构筑世界粮仓,并且把科研教育并发推进。
预计用时一年,就可以完成全世界的高速公路基建以及构建出可以维持世界人口生存一年以上的世界粮仓,如果教育推进得当,或许还能消除百分之八十的文盲。
由此,会议剩下的内容就不算是特别重要了。白尘明和各国领导人商量了一个多月后才终于结束了这次会议,而这次会议的内容法案也不需要通过民众投票。
时间过得很快,结束完第一届世界联合国会议后,白尘明便风尘仆仆地坐上了一辆小汽车往华夏内部行驶去,此去一程,他是要去民间调查。
这可是白尘明心心念念的民间调查啊,只有真的下到民间调查,才能知道真正的民意,所以白尘明的第一站当然就是农村,他前往的农业大省的农村,随行的只有一位保镖。
为了掩人耳目,白尘明对外宣称是回到首都度假,大概有多少人知道白尘明说的是谎言呢?细数起来,就三个人,安排自己行程的秘书、身边的保镖和自己。
望着车窗外闷闷的天气,此刻正值六月底,天气闷热得可怕,但田里的水稻和麦子都种植得很好,该省地理位置特殊,因此可以同时种植两种粮食作物。
麦田和苍天被地平线分开,风一吹便是一片一片的麦浪翻涌,如此丰收的季节里,居然没什么农民在收割?白尘明有些疑惑,眉头紧皱起来。
他知道肯定要出什么问题了,于是把汽车停在路边放起来,让保镖跟随着自己往远处的村庄走去。
在这个时代,有汽车的仍然是有钱人,白尘明不想引人注目,便只能丢下车走过去,所幸他的体质并不算差,走了数公里也没不会累的气喘吁吁。
到了村门口后,白尘明便看见散落在地上的鞭炮碎片和火药痕迹,村内像是在举办什么庆祝仪式。
什么情况?白尘明抬头看着闷闷的天气,他已经听到村庄内的锣鼓声了,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白尘明和保镖并排走着往村庄内部走去,这次的出行中白尘明还稍微易容了一下,因此他很自信没有人能认出自己。
到了村庄中间的空地时,白尘明才终于看见了热热闹闹围成一圈的人们,都是些精壮的汉子在哄闹着跳舞,看样子是本地的一种民俗舞蹈。
而村内的村民也没人发现来了外人,他们高兴跳着舞,唱着白尘明听不懂的方言,看样子应该是要跳到中午。
果然,不出白尘明所料。
快到中午的时候,人们才开始摆起各式各样的桌子,上边开始摆放谷物,而这个时候,白尘明才拉住旁边一位黝黑的老农问:“老乡,这是要做什么呀?你们不收谷子吗?”
早在一个上午的熏陶中,白尘明已经学会了这边的口音,笨拙模仿着问他。
而黝黑老农愣住,看向白尘明后笑了笑,“诶,年轻人,你是过来做什么的?俺怎么从来没看见过你?”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看了过来,白尘明神色自若解释说:“我啊,是要去北方赶考的学生,今日碰巧走到这边来!”
“喔?原来是个秀才?”黝黑老农一愣,双眼放光盯着白尘明,向旁边的人们大喊:“咱们村来了个秀才呀大伙们!”
听到黝黑老农的吆喝后,周围热情的村民便围了过来,好奇地上上下下打量起白尘明,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向着白尘明抛去。
“你怎么不做大车去赶考呀?”
“能读书,家里条件应该不差呀小伙。”
“下午俺们要去收割稻谷,后天有一班车要往北走,小伙你要一起吗?”
“小伙你饿吗?中午下来吃点?”
白尘明笑着摆摆手一一解释说:“我家没什么钱,只能走着去赶考,那要不然我帮你收稻谷,后天你们带我北上吧?”
“诶好!快开席!”
“莫让秀才饿了!”
人群熙熙攘攘,白尘明马上就成了群众的焦点,他随着人群去席位,所有的桌子都换成了圆桌,没有地位之分。
在众人的关怀和交谈中,白尘明便大概明白了这座村庄的现状。
这座村庄原先就比较落后封闭,因此此处并没有学堂一类可供孩子读书的地方,而且也没有先生愿意来此教书。
而当地老百姓只能把自己孩子送往城市里学习,因为路途遥远并且车费开销大,因此孩子一个月回来一次,算上时间,应该也快回来收稻谷了。
当地的青壮年当初在世界大战中都去作志愿军牺牲了,如今当地的青壮年都是十里八乡自愿过来帮忙的。
而算上时间的话,其实华夏境内的战事是较快解决的,因此当外部还在大战的时候,华夏内部已经在休养生息了。
而当前能种植如此大规模的稻谷,全是当今领导人白尘明的功劳,因为他自费为个村下放的耕种机器,让这座缺乏劳动力的村庄得以发展较大规模的农业。
看着农民们乐呵呵的笑容,白尘明却有些不解,因为按照他指定的法律,农民只需要交百分之一的产出即可,其余的都归农民自身所有。
可是他们耗费如此巨大的力量去耕种,最后如果来不及收割,那岂不是浪费了土地的肥力,还浪费了自己等人的精力?
面对白尘明的疑问,这群朴素的人们笑盈盈回答他们上交的粮食产物可不止百分之一,这让白尘明大吃一惊,却又马上明白了。
自己自费给他们下放的耕种机器价值可远远大于他们上交的耕种产物,他们不会是想要报答自己吧?
白尘明有些欣慰,但还是劝诫他们:“哈哈哈哈鄙人不才,觉得乡亲们还是顾好自己就行,不必如此劳累……”
话没说完,旁边的村民便打断了白尘明的话,有些生气说:“瞧你说的,我们多上交些粮食,不就是为了让其他地方不会发生饥荒吗?怎么只能顾自己?”
“趁着现在这把老骨头还能动,不再多劳作些就生锈了!”
“你小子身体年轻,脑袋倒生锈了,没有国哪来来的家?当初战争时我们都如此,现在也如此又何妨?”
白尘明哭笑不得,他没想到此处农民的觉悟如此高,但还是让他有些担忧,此地稻谷万亩,就凭借这村庄的老人和一些东拼西凑的年轻人,真的可以做到吗?
仿佛是看出白尘明的担忧,村民安慰说:“放心吧,我们世界联合国的第一任执行者可是心中有我们的,下放了不少的收割器具给我们呢!”
听到他们的话,白尘明哑然失笑,自己只是给每一户村庄都下放一台种植机和收割机,哪来多了……
不过在人口基数上说,花费的确实是多,白尘明只能顾着华夏了,有些不“雨露均沾”了。
见白尘明好像不相信的模样,村民有些恼火,随后跑到旁边仓库的大红布上掀开,里面整整齐齐挨着十辆收割机,直接给白尘明看傻了。
他记得他只发了一辆收割机啊,怎么就突然多了那么多?难不成他多写了一个零?白尘明诧异之余暗暗把这事记下来了。
肯定是有人从中“捣鬼”,白尘明后面肯定要查查谁那么不老实,要好好“处罚”一下这种人。
之后的两天,白尘明便跟着农户们把这附近的稻谷收了个八成,不得不说,有现代机器的帮助,确实是轻松了不少。
而且后面也有在城里读书的学生回来帮忙,那群年轻人就是闹腾,但干起活来一点也不含糊。
尽管如此,白尘明还是累得腰酸背痛,最后坐在堆满稻谷袋子的火车上冲着村民们摆摆手告别,这才前往城里交粮。
这些都是当地老百姓们省吃俭用用来支援国库的,白尘明肯定会看好的。
至于收割机一事,白尘明从村长那边得到了点消息,因为村长最初拿到的是九台收割机,而村长想着十全十美,所以选择了自己掏腰包买一台,为此村长一家不得不节衣缩食。
虽然他们的精神可嘉,但他们节衣缩食却让白尘明有些心酸,周围的村民也都是看破不说破,暗地里时不时给村长家送点菜。
而白尘明啊,却暗自笑着,虽然此地消费低,但白尘明还是留下了几张钞票供给村长去维持他女儿的学业,不然他女儿真可能读完第一阶段就不读了。
那么现在,白尘明开始盘算起来,接下来到了城里,他就要调查一下这一车的粮食有没有被搜刮什么的,以及那多出来的八俩收割机。
就这样,白尘明坐着满载村民们对未来的希望,就望着这座农业大省的省份前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