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皇城破

“什么?”吴三桂一下子目瞪口呆。

“由于宁远深陷围困,朝廷的勤王诏书无法到达,”亲兵回答,“只能由山海关总兵高第用飞鸽传书转来了:加封将军为平西伯,不日领宁远、山海关大军四万人马,赶赴京师,以解燃眉。宁远的大小将领已经都在总兵府里等着了。”

“哦——”吴三桂这才回过了神来,慢慢地下来城楼,也不骑马,步行着往总兵府那边走。

“总兵大人,”那个前来报告的亲兵很是着急,“诏书上说京师已是十万火急,我们万一去晚了,朝廷怪罪下来,可怎么办啊!”

“你忙什么?”吴三桂很不满意别人打乱了自己的思考,“早就听说李自成兵精将勇,手下人马已经超过了百万。我们要是去早了,各路援军还未到来,那时宁远和山海关的兵马加在一起,不过就是区区四万,且不是飞蛾扑火?何况我们还深处清军的包围中,稍有不慎,宁远这两万人马可能还到不了山海关就被歼灭。还有就是我们这次入关,意味着要长期放弃宁远,总不能把一城百姓丢下不管,让他们全部落入清人手中啊!那样还不被人戳我的脊梁骨?”

“总兵大人,我……”那个亲军想说什么,却突然噎住。

月光很冷,吴三桂的影子犁着积水一样的街道,一声不响地慢慢向前。

那个亲兵拉着两匹战马跟在后边。马蹄踏响着石头铺就的街道,踢跶——踢跶——

无极道人和李恒方尾随在后面。当然,没有谁的眼睛能够看得见他们——他们在那个时候根本就不存在。

从西城门走到总兵府并不远,吴三桂走走停停,用了大约半个时辰的时间。

总兵府闹哄哄。各个参将,游击见主将到了,一下子就静了下来。

他进了总兵府,径直走向了自己的位置坐下,拿起几案上朝廷的诏书看了看就又扔下了。

“还真的是万岁亲笔,我们怎么办啊!”他好像在问大家,又像在自言自语。

“作为边关将领,我们守土有责;不过京师危在旦夕,自然是勤王要紧啊!”一个将领回答。“我们是明朝的将领,明朝要是完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关键是中后所、中前所和前屯卫都已经失去了,清军对我们已成了合围之势。我们匆匆忙忙地撤出宁远,清人一定会来追赶堵截。一旦被前堵后追,我们即使能冲过去,到达山海关,也会损失惨重啊,到达京师又有个球用?”又一个将领问。

“这些我考虑好了,”吴三桂说,“清人一定会在这两三天里把那三座城里的守军撤走的。我们等两三日,就可以大摇大摆地连同百姓一块儿撤到关内;现在就走,自然要受人家干涉。就算我们不带百姓,两万人马一路冲杀到山海关也所剩无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