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千刀万剐 分肉而食

投影内。

一夜过去,四十五万具赵军尸体,堆积如山,死状安详。

王诩跪倒在尸体前,浑身颤抖,脸上毫无血色。

他呆滞地望着赵国的方向,黯淡的眼神一切死寂。

做出这个选择,让他内心何尝不痛苦万分。

闻讯而来的白起,看着漫山的尸体,内心无比自责。

战之罪,皆由哥哥王诩背负了。

他踉跄的后退两步,叹口气低声道:“大哥,你这让我如何受得起!”

王诩惨然咧嘴,一夜未眠的他双眼血红。

他紧紧的握住白起的手,略柔和的道:“此战过后,我必死无疑,弟弟,答应我,一定照顾好母亲和妹妹!”

白起含泪颤巍的点着头,抓住王诩的手,焦急道:“大哥,不要回赵国了,求你了,跟我去秦国吧!”

王诩缓缓的摇摇头。

这一战,需要有人承担罪名,明知必死,他也必须回去。

而且,若是秦国收留王诩,只会让赵国临死反扑,造成秦国的伤亡。

“身为赵人,我对不起赵国,唯有一死,才能恕罪!”

白起悲痛不已,瞳孔骤然一缩,心若死灰。

作为武人,他理解王诩的做法,如果是他,他同样也会如此。

他明白,再多的劝说,也无法改变王诩的决定。

此时,他只能最后的送哥哥一程。

这一程,便是最后一程。

三日后,王诩孤身一人,返回赵国。

前线的战报,已经平整的叠放在赵王案桌上。

但,赵王心中的愤怒,已经无法用言语形容。

赵国几百年的积累,顷刻之间,毁于一旦。

这毁灭性的打击,一夜之间,便让赵王这个厚壮的中年变成两鬓花白的暮暮老年。

他心中的恨,通过杀人都无法泯除。

一切力荐赵括之人,都成了此战的牵连之人。

相国被罢黜、太子幽闭东宫。

赵悼被太子关入冷宫。

而,孤身返回的王诩,便成了所有矛盾的集合体。

朝堂之上,赵王逼视着王诩,宛如炸了毛的雄狮,“王诩,王诩!你还敢回来!还敢回来!本王要杀将你千刀万剐!”

愤怒的咆哮之声,震彻整个朝堂。

朝臣们,噤若寒蝉。

长平之战失利,所有人的心中都有了异样的想法。

昔日的赵国,彻底没落了,再也抵挡不了秦国的虎狼之师。

这种压抑悲寂的氛围,在每个人的心头环绕。

王诩垂下双目,难掩脸上的忧伤,重重的跪倒在地,“请大王!治我死罪!”

赵王怒极反笑,刹那间又潸然泪下。

“王诩,你辜负了本王!你辜负了赵国!”

“来人!将王诩当着全城百姓面,千刀万剐!”

此时,赵王的满腔怒火,尽皆释放在王诩的身上。

邯郸城内,全城百姓沉浸的死寂中。

死去的四十五万赵军,是他们的父亲,兄弟。

而,这一战叛国的罪人王诩,即将被千刀万剐。

这让他们心中的愤怒,同时有了一个宣泄口。

长长的一条路上,围观的百姓挤满两侧。

他们不是来送别,都是为了来分一口王诩的肉。

只有生吃了王诩,才能让他们心中的愤怒稍减。

“叛徒,恶贼!”

“你还我儿子的命来.....”

“王诩,你不得好死!不得好死!”

一句句的咒骂声,传遍整条街。

王诩眸中闪过一丝落寞和悲伤,随即又黯淡了。

一切,在他这里终结吧。

这一天,天特别的亮,阳光和煦。

王诩成为史上,第一个被千刀万剐之人。

从他身上割下的每一块肉,被全城百姓,争相夺取。

痛苦的惨叫声,从正午持续到傍晚。

中途,没有一个百姓撤场。

血腥的场面,没有一个人害怕。

随着心脏的挖出,王诩缓缓的闭上了眼。

他嘴角露出一丝释然。

这一生,他从未为自己而活。

这一生,他只为家人。

等王诩再次睁开眼时,已回到了幽冥地府。

眼前,轮回的通道,出现了第二座。

呆呆的站立片刻后,两世的记忆慢慢融合。

他没有任何停留,一挥手,变消失的无影无踪。

夕阳下,红霞映空,宛如一片血海。

一道身着道袍的年轻人,骑着老黄牛,摇摇晃晃的朝着邯郸城而去。

三日后,秦军势如破竹,大军抵挡邯郸城下。

赵王宫,朝堂上,再无人燃起抵抗之心。

“大王,降了吧!”

“大王,赵国已无力抵挡,求大王为了全城百姓,跪拜请降吧!”

朝臣的劝降之语,一句句的敲击在赵王的胸口上。

赵王气闷,胸中宛如压着千斤巨石。

他整个身体如失去了灵魂,不知所措。

赵国,要亡在我的手中了么?

我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请降?呵呵....

突然,赵王宫外,传来一声牛哞。

一道骑着老黄牛的身影,沿着进殿的大道,步步阑珊的走过来。

赵王心中一惊。

这么一个大活人是怎么进入戒备森严的赵王宫?

无一人来禀告!

而且,还骑着牛?

待来人走进大殿后,赵王才看清来人的身份。

阴阳鱼,道家!

绝望中的赵王,宛如看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脸上涌现出回光返照的光芒。

而此人,便是再次出现的王诩。

不过,在相貌上,和王诩有了些许的区别。

虽相似,但气质上,天壤之别,一眼看去无法将两个人折合在一起。

赵王猛然起身,小跑着从上方跌倒下来。

顾不上整理仪容,一把便跪在了王诩的面前,嚎啕大哭道:“请仙师救我赵国!请仙师救我赵国!”

朝臣们见状,纷纷跟着跪下。

王诩坐在牛上,和煦的笑了笑,声音和缓道:“赵王,请起!”

闻言,赵王并未起身,依然跪拜着。

赵国的生机,全系眼前之人。

他不敢有一丝的怠慢,在对方没有答应救赵国前,他不敢起身。

王诩俯视着赵王,表情没有一丝变化,接着说道:“吾乃道家闲人!今日,路过邯郸,送赵王几句话!”

听到此话,赵王缓缓的抬起头,满脸希冀的仰望王诩,恭敬的应道:“请仙师,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