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黑心莲白月光的极品爹(43)

第一百九十章 黑心莲白月光的极品爹(43)

许贤愉快的收教学费用的时候, 许宣一家数着自家的存款眉头紧皱——快开学了,可他们的存款不够买两套房的。

起初是很好的,八月初的时候他们一天营业额最多的时候都到将近两万了。

可是过了八月10号, 市面上忽然就冒出来很多家卖香妃帽的。

刚开始这些模仿他们的只是在其他地方卖香妃帽, 鹏城这么大, 只要大家不聚集在一起, 其实也没什么影响, 反正他们目前每天带去桃源居森林体育公园的香妃帽都不够卖的。

嗯, 哪怕被其他人分流了一点点人,可他们家依然生意火热,每天带去的香妃帽都能卖个一干二净的。

可又过了几天, 忽然就有客人反应,都是卖香妃帽的,电影院门口那边卖的就比他们家便宜,人家有时候15都卖的, 哪像他们家, 一点假都不让还。

这位客人抱怨了一通后就走了,留下许宣一家子仿佛被雷劈了,当时和他一起去摆摊的许小美和许小草登时就着急了,许宣也叹气——这一天终于来了。

那天他们摆完摊就去了那位顾客说的那个电影院门口打听。

果然, 那家卖的香妃帽和自己做的像了个十成十。他们家卖香妃帽定价也是20块, 但只要顾客敢开口还价,他们为了多卖点香妃帽, 就敢大着胆子的降价卖。

反正他们这些卖的人都知道, 这东西的成本连一块钱都不到, 就算是卖5块钱一个都是暴利,更何况卖15块钱一个出去?

许小花跟着点头,她觉得大姐这话合情合理。这本来就是那个高僧爷爷给爸爸的锦囊里的主意,他们原来都没计较别人“偷”他们家主意的,可现在妨碍到他们自己赚钱了就不行了。

这例子一举,不仅是许小草,其他孩子们也懂了。

许宣又四处看了下其他卖香妃帽的人家,起初大家都定价20块卖的。但在有顾客说“电影院门口都15块钱一个了,你不卖我就去那里买了”之后,这些人就松了口。

这个赵小凤懂:“别人家都卖20,就他们家卖15,那其他人还不都去他们家买了?”怕孩子们不能共情,她还打了个极其生动易懂的例子。

“就是埃价格高,大家都赚多多的钱不好吗?这些人为什么要忽然降价啊?”许小草显然很不理解电影院门口那家的这种“自杀”行为。

“就比如说,现在有两家店都卖你们现在喝的那种蒙蒙牛奶,两家卖的牛奶从外包装到牛奶口味都一模一样,然后一家卖30块钱一箱,一家卖50块钱一箱。让你们选的话,你们买哪一种?”

“这些人怎么这样啊?我们辛辛苦苦的维持的价格,他们模仿我们卖东西就算了,现在还破坏市场行情1

赵小凤一言难尽的看向这俩“傻白甜”的女儿,许宣也哭笑不得:“这主意是咱们家先想出来的不假。可严格意义上来说,咱们也是抄电视剧里的,那照你们这么说咱家做这生意还得经过人家电视台的同意呢?再说了,就咱家这样,还去警告人家呢,你看有人搭理你不?”

反正他们亏不了, 怎么着都是赚,干嘛不卖?

许小美积极发言:“咱们可以去警告电影院门口的那家店,让他们不准再降价卖了,不然就不许他们卖香妃帽。这可是咱们家想出来的主意!是那个高僧爷爷给咱家出的发财主意。”

他回去把情况给家里人说,不出意料的,全家都很生气。

没错,在许宣的熏陶下,他们家现在全家都用上了时髦的词汇,“市场行情”这个词他们现在都不陌生。许小美都快气死了,她小妹天才般的将香妃帽的价格定在了20块钱一个并咬死不松口,结果自家人还没赚多少钱,现在就被外面人给搞破坏了。

这主意出得很好,下次别出了。

许宣深感不妙,再这样下去,香妃帽的价格会越来越低。甚至要不了几天,香妃帽的价格没准就会跌到5块钱一个,甚至更低。

不过,懂是懂了,事情该怎么办呢?

于是,许宣家以宁愿不卖也不让还价为代价维持着的20块一个香妃帽的高价格终于被打下来了。

许宣把还犹自不满的许小美摁回去了,问其他人有什么还有什么主意没。

许小草:“我们可以说我们的香妃帽才是最好的香妃帽,其他人家的都比不过我们家。嗯……就是,跟客人说其他人家都是假的,只有我们家是真的,所以我们家才比较贵。”

许宣赞赏的看了眼许小草,这孩子虽然表述得也显得有些

得有些天真,但却抓到了点核心。 以质量这个角度切入,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

“但电影院那家便宜的可不是一毛两毛钱,而是一下子便宜了五块钱。你想想,五块钱都够咱家两天的伙食费了。大多数人家买这个东西也只是图个新奇,能一下子省这么多钱,就算质量稍微差一点也没关系。这点从咱家今天拉过去的香妃帽没彻底卖完就可以知道了。”

先分析了一通这么做解决不了价格战“一边倒”

的颓势。不过也不能太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许宣又对着许小草夸起来,“不过小草能想到这点已经很棒了。而且,这也算得上咱们家的优势,我们是第一个卖香妃帽的,其他人家都是模仿的我们家,这点明天摆摊的时候确实可以说。”

“那小美她爸,咱家明天还是按20块钱卖吗?明天还拉那么多香妃帽出去卖?”赵小凤不想听那么多分析,她现在就想知道明天到底该怎么办。

说来许宣家这十多天也不是完全没改变的,考虑到他们家卖东西的主力里有两个都还是小童工,都是半大的孩子,背香妃帽也背不了多少。这要是就光靠许宣一个大人背香妃帽去卖,卖完一批回家拿,卖完一批回家拿,这得耽误多少功夫啊?

时间就是金钱,许宣是必不可能浪费这么多时间花在运货上的,所以他第二天就去租了个人力脚踏三轮车。这一个三轮车一次性差不多就可以放六七百斤的香妃帽,一个车斗的香妃帽够他们卖到中午了。

一般中午的时候桃源居森林体育公园里面游玩的人都各自回家吃饭去了。许宣就趁这时候带俩女儿回去重新装货顺便吃个午饭。

所以自打八月份以来,许宣家每天都能看见这样的场景:清晨,许宣给三轮车斗里装得满满的过后就坐前面座位上使劲儿的蹬车,他两个年纪还不大的女儿就一人脖子上套一个装钱的兜跟在后面小跑。

中午,早上带过去的香妃帽卖空了,车斗里就剩几个蛇皮袋了,于是车斗里终于有能装得下俩小女孩的空处了。许宣就快速的踩着三轮车载着孩子们回来吃饭。

再出发时又跟早上出门时一样,晚上回来时又重复上演着中午回来时的场面。

然而,今天晚上许小美和许小草差点儿就得走回来,因为他家中午运过去的香妃帽受电影院门口降价的影响,好多都没卖完。

许宣知道价格战一旦打响就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对着赵小凤摇头:“明天是按20块钱一个卖香妃帽,但也不完全是。”

家人都在眼巴巴的看着,许宣也没有再让他们猜谜的性质,快速给他们解惑:“咱们明天去的时候客人问香妃帽多少钱一个还是报价20,但别人如果诚信想买又开口问了能不能便宜一点的话,咱们就可以适当的降一点价,最低也是和电影院那家一样,卖15块钱一个香妃帽。”

定下价格后许宣又开口问赵小凤家里现在还有多少香妃帽没做,家里剩余已经做好的香妃帽有多少个。

“还有一多半没做呢。家里还剩多少香妃帽,我算算……”在全家人的帮助下,赵小凤给出了个大概得数字,“约莫也还有一万两千多个。”

许宣当机立断:“照这么下去,我担心以后得香妃帽会越卖越便宜。明天开始咱家先暂停不做香妃帽吧,咱们全家都出去卖香妃帽,尽快把手头上做好的香妃帽全换成钱。”

许宣说得笃定,大家自然听他的。

第二天果然全家出动。他们全家都来了桃源居森林体育公园,不过许宣把人分散开了。

赵小凤带着卖货熟练工许小美一组,其余人都跟着许宣一组。

许宣这么分也是没办法的事,许小花社恐还从来没出来叫卖过东西,许家宝太小压根儿就不能当个员工不说还得人分出心神来照看他。

可是光把这俩孩子放在家里许宣是肯定不放心的。

他们都卖香妃帽有将近一个月了,周围的邻居也基本上都知道了。哪怕他们一再谦虚说就糊口,可大家都不是傻子,香妃帽卖这么贵,他们都知道许宣家肯定赚不少。

许宣最近也不喝酒了,家里花钱的大头没了,他们家肯定能存上不少钱。

所以,哪怕他们夫妻俩早就把钱都存银行里了,存折还天天放身上揣着,也不放心就这么把俩孩子放家里自己呆着。

毕竟,小偷又不知道他们家没多少现金了,这万一真有贼摸到家里去没偷到钱恼羞成怒伤了孩子他们去哪里说理去?

所以,哪怕许家宝累赘,他们也必须得把这孩子带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