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回太极宗
几个人磕过头之后就开始询问关于上面的事儿。
“王叔上面的人到底是谁呀?怎么连你都说厉害?难道他能打过你吗?可是在我的印象里还没有谁能够接住你一招呢。”
宋凌霄有些好奇的询问。
“是一个朋友,一个故人。实力也是非凡的,可惜终究逃不过生老病死。”
宋昱感叹了一句就带着他们继续赶路了。
“难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不死的人吗?不死怎么可能呢?那不是成了老妖怪了吗?”
宋凌霄从宋昱的话中抓到了破绽。
“该你问的问,不该你问的就不要问,知道多了对你也没有好处,你说是不是?”
宋昱走了。
随后,几人回到了太极宗。
“宋长老,琅琊峰主让您过去一趟,说有要事要商量。”
一个门卫过来。
“真是搞不懂这个老太婆了,为什么每次有事儿都让我去?我这才刚回来,又要我出去。她就自己不能去吗?真是的。”
宋昱在心里疯狂的吐槽。
“好的,我这就过去。让他先等我一小会儿,我就到。”
宋昱最后对门卫说。
“王叔,你猜这次又是什么事儿呢?”
“那谁知道呢?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吗?估计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宋昱摇了摇头,探了探手。
“拜见琅琊峰主,不知道峰主找我有什么事儿?”
“你可是回来了,你不在的这几天,紫霞峰主一直找我问问题,把我问的都烦了。”
就在这个时候,紫霞峰主又来了。
“嗨,哟,你也在呢。”
紫霞峰主看见了宋昱。
“不,我不在。”
宋昱转身想逃却逃也逃不掉,红尘困住他年少。
“等一下,问你几个问题?”
“什么问题?”
“你知道龙场悟道吗?”
宋昱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个人,王阳明。
心学集大成者是明朝哲学家王阳明。王阳明的“龙场悟道”是中国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标志性的事件。
正德三年,也就是1508年,王阳明被贬到贵州龙场驿。面对穷山恶水,很多文人并没有逃脱或病或死的悲剧,殊不知王阳明却奇迹般活过来了,而且完成了“龙场悟道”。
龙场的艰苦岁月,作为哲学家的王阳明,既仰望星空,又关照内心;既品味陆九渊的“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又思考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完成了涵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等心学思想体系的建构。
何为“心学”?恰如一百个读者一百个哈姆雷特,对于心学的理解其实也是如此。不同学者、不同时代、不同角度,对心学的理解往往出入很大。
宋昱摇了摇头,看向琅琊峰主。
“所谓“圣道法门”,即是“超凡入圣”,是圣人根机才能通行的窄道,必须通过自身艰苦修行,彻底断除一切烦恼,最后成佛;所谓“净土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