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招新

安抚了姬轩辕和黎尤以后,张燃便控制着姬伯考这具分身,离开了鸡鸣寺,走路回去了平京城。

此时的张燃,受限于姬伯考这具分身的本身状态,已经丝毫动用不了任何超凡的力量,除了手里的这把已然魔改版以后的倚天剑。

不过这也是张燃想要的一个状态,毕竟他的目的,是替自己的分身顺利通过两院的招新测试,而只要是测试,张燃相信两院那边肯定会对参与测试的人,进行详细的测验,以确保参与者会不会是有其他宗门的高手假扮的。

两院招新是不限制于各国国籍和身份,但不限于对方是不是修者,但是如果被明确地发现参与者是敌对宗门的子弟所伪装的话,那么不好意思,该清理还是会清理掉。

书院四年一次的招新,不仅是平京城里的大事,整个中洲,有志于成为修者的年轻子弟们,几乎提早半年便陆陆续续从各自的国家出发,来到了这宋人帝国的平京城,宛若儒家子弟赴京赶考一般,人员鼎盛。

宋人的朝堂,也把两院四年一次的招新当作朝廷大事看待,因为四年一次的春招,便意味着又有一届两院的毕业生毕业了,没有他们的毕业,两院也不会腾出校舍来接纳新人。

而老一届,通过四年学习的两院子弟,虽说只能算是夫子院长等人的外门子弟,但他们对于整个大宋帝国来说,也是青年才俊,人中龙凤。

这批大约三百余人的毕业生,一出两院校门,就被宋人帝国的各行各业哄抢,有进入军部系统为宋人开疆拓土的,也有进入朝堂的文官体系内,替天子牧守万民,不一而足。

甚至是农技院,钦天监,都有两院的子弟被挖掘进入,为宋人在天文历法农耕技术的发展中出谋划策。

最夸张的是,那些地位最低,腰包最鼓的商贾,也花费重金请了一些两院毕业生过去,成为守护他们家族财富的供奉,以确保自家的产业能被人有所忌惮,继续发展。

总之,号称什么都教的两院,它们所教育出来的学生,就代表着英才,就代表着优秀,就代表着宋人教育领域里的最高结晶。

不管是修者的领域还是世俗的各个方面,能进入两院,并顺利毕业的,那么你就是中洲世界最顶级的人才。

这也是为什么宋人两院每一次的招新,便会牵动中洲世界诸国几乎所有年轻人的目光。

今年,两院招新的报名地点,被两院和宋人朝廷,安排在了东华门。

东华门在宋人士子的心目中,那是最为神圣的地方,毕竟在儒家的科举制度下,有着东华门唱名,方为英雄好汉的说法。

但儒家最为神圣的地点,对两院来说,却只是一个招新的报名处罢了。

这也说明了,在宋人这个国家里,儒家并没有像其他诸国那样,有着最为举足轻重的地方,儒家的地位,自从宋人建国以后,便已然被两院打压成了千年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