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历法和服色
西汉建立初始,因为天下初定,诸事草创,各类典章制度都来不及制定,所以袭用秦代的历法,也就是《颛顼历》。以亥月——也就是后来所说的阴历十月——为“正”。
从秦始皇当政至汉武帝元封(前110―前105 年)年间,历经一百余年,误差积累已很明显,出现朔晦月见等实际月象超前历谱的现象。
历法的错乱,不仅不利于民众的生产、生活,而且有损代行天道的天子的威望。所以,要求改正朔的呼声愈来愈高。
于是,在元封七年(前104 年),太中大夫公孙卿、壶遂和太史令司马迁上书汉武帝:“现行的历法纪年都已坏废,与实际的天道运行不符,应当更改正朔。”
汉武帝自然对这件事情很是看重。于是,召见了他们。
“皇上,历法必须改了,颛顼历本来与实际月份就有误差,现在从秦始皇到如今已百余年,如不更改,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这样对农业生产也不利。”
提到农业生产,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马上严肃起来,便问:“朕问你,颛顼历为何误差大?”
“回皇上,因为秦始皇时候的颛顼历是以十月为岁首,这与春夏秋冬不太相符,微臣以为应以正月为岁首,这样与季节才相符合,与季节相符的历法方适用于农业。皇上不是要大力发展农桑吗?那就必须有正确的历法。”
“好,讲下去!”汉武帝的一双大眼兴奋得闪闪发光。
“皇上,为了使历法与季节相扣,微臣还建议将二十四节气扣上。”
“那该如何做呢?”汉武帝追问。
司马迁回道:“春、夏、秋、冬四季,应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开始,而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应固定在二、五、八、十一月之中。”
“好。”汉武帝站了起来赞道,“爱卿还有什么好的建议,继续说下去!”
“闰月不在岁末置闰,应改为在有中气的月份置闰。”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吗?”
“可以不必考虑多少年置多少闰了!”他接着说道,“皇上,臣下经过推算,发现元封七年(前104 年)十一月甲子日夜半正好是合朔、冬至,这是改历法的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望皇上不要错过。”
汉武帝听了异常兴奋,捋着黑长的胡须说:“你太聪明了,没想到你一个史学家居然精通天文,朕赞同你的建议,不过改历建元,这可是朝廷大事,明日早朝时让大臣们议一议,朕再颁旨改历。”
第二天早朝,汉武帝对众人说:“昨天,太史令司马迁建议改历法,众大臣可以提出意见,司马迁你把你的建议向大家说说。”
司马迁出列,然后说道:“微臣鉴于晦月见,弦望满月现象增多,且月相与历法不符,考虑到秦朝沿用下来的历法应改变了,否则与四季不合,与农业生产不适应。建议以正月为岁首,并纳入二十四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