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三国争锋第二十五集第九章夜会奇客第十章一诺之盟
“那个女人,竟真的敢说出这种话。”宁昭望着手头上的密报,不觉大笑。 殿宇深处的人静静伺伏,谁也没有动弹,宁昭的笑声虽肆意纵兴,眼眸中的清冷冰霜,却让人找不到一丝笑意。 “这个女人好大的胆子,竟敢威胁圣上,不如属下去……” “她不算大胆,她的确有资格威胁联,何况,这也不是威胁。”宁昭淡淡道:“这只是一种表态、一种忠告、一种说明。庆国人不会干涉秦国的政略,但她也同样不会放过任何伤害她心上人的仇家。” 宁昭慢慢地冷下眼神:“你们不得有任何妄动,再强大的国家与庆国为敌,都是得不偿失,自讨苦吃。” “是。”黑暗中的人低低应诺。 “不过……”宁昭复又微笑起来:“她给宋远书的那顿揍实在是大快人心。那个楚国使臣,大过嚣张,朕也极之讨厌他,却又不能把他怎么样。也只有她这种庆国人,才会完全不顾任何后果,做出朕这堂堂秦王也不能做的事,倒真是为朕出了口恶气。而且,宋远书闯出这番祸来,想必鹰飞对楚国、对萧逸的印象都极之恶劣,朕倒不必大担心庆楚之间有过于亲密的关系。” 黑暗中那人沉默了一会,终于还是开口:“但万一他们利用萧性德……” “宋远书根本不了解萧若对萧性德有什么样的感情,才会想出这种主意。”宁昭忍不住又大笑起来:“更何况,萧性德根本就是个女子,便是楚国想施美男计,也做不到。他日鹰飞若知萧性德的女儿身,愤怒起来,焉知不会祸及楚国。” “皇上圣明。” 适时的奉承,对于下属来说是必须掌握的技巧,再英明的帝王,也不会对说好话的人,有大大反感的。 宁昭面带微笑,迅速地翻看完一堆密报,舒展身体,慢慢往后一靠,淡淡问:“皇祖母那边情形如何了?” “大皇大后的医案,陛下一向亲自御览,实在只是感染风寒,并无大碍,陛下也不必大过挂心。” 宁昭摇摇头,也不说什么,只静了一会儿,才又轻轻问:“安乐那边呢?” “公主依旧如常,不出宫一步,不与人来往。宫中各处忙于筹备大婚,她却不言不笑,但也不闹不争,似乎并无明确反对之意。” 宁昭轻轻叹息一声,复又问:“纳兰玉……”语气一顿:“和纳兰明如何?” “纳兰公子身子渐渐有了好转,只是仍极虚弱,至今连病床也没下过一步。纳兰相爷近日忙于大婚之事,就算有二心,也没有时间行动。” 宁昭点点头,忽然觉得很累很累。 他闭上眼,伸手抚着额头:“那,姓卫的呢?” 黑暗中的人沉默了一会才道:“近日此人神出鬼没,来去无踪,就算是他的手下,也完全跟不上他的行踪,除了余伯平之外,无人能知道他的详细动静。” “就算是余伯平,只怕也未必真清楚。”宁昭睁开眼,淡淡说一声,眼神穿过飘摇的烛光,向前方黑暗处望去。 卫孤辰,联真的很想知道,此时此刻,你究竟在做什么? “拜见卫公子。”黑暗中行礼的男子温文尔雅,一派从容。 卫孤辰冷眼望去,语意森冷:“你就是萧逸派在秦国的暗线首领?” 男子微微一笑:“正是。” 卫孤辰眼神愈发冰冷:“你们的皇帝被人捉来这么久,不见你们有什么动静,倒是三天两头,跑来拜访我这个曾刺杀你们摄政王的仇人来得勤,你们的本事,就只有如此吗? 男子淡淡笑道:“摄政王明见万里,早知秦王必以吾主而诱出所有楚人在秦国的暗桩,已下严令,关于陛下之事,我等一概不闻不问,不得插手,便是天塌下来,摄政王亦另有安排,用不着我们介入。至于我等有没有本事……” 他微笑从容,眼神却忽然冷锐如刀:“公子以为,我们多日来一再请求拜见公子,却又确保不让任何秦王设在公子身边的暗桩察觉丝毫动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吗?公子以为,我们在公子那么多下属中,选中余先生做传讯之人,确定他绝对不会背叛公子,并确保不再有第四个人知道这一场会面,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吗?” 黑暗中,他的容颜看不清晰,只有一双眼,精芒四射,摄人心魂:“卫公子虽曾刺杀摄政王,但国家之间,本无永远的敌人或朋友,有的不过是利益,若非如今我们与公子的利益相同,公子又岂会允诺相见。” 卫孤辰冷漠地摇头:“我和你们,从来不曾有过相同的利益,我也并不想有,我见你们,只不过,是想要做一桩你情我愿的交易。” 男子微笑:“我等一片诚心,正是为求与公子合作……” “我不需要,也不打算同你们合作,你们从来都不是我的朋友。”卫孤辰在座中徐徐立起,凛烈的冰霜,悄悄在夜最深的时候,染尽锋寒:“我要的,只是一桩,你情我愿,互不拖欠的交易。” 男子终于露出一丝不解的表情,复又从容如旧,微笑如仪:“如此,在下敬听公子吩咐悄悄地在黑暗中守候了很久,余伯平才听到吱呀的开门声,一个男子徐步而出。 今夜月沉星黯,那人在暗淡星光中,抬眸一笑,对余伯平道:“余先生,你们的主人,也许不是一个最了不起的主君,却一定是最好的主君。” 余伯平听得一愣:“阁下是指……” 那人却只微笑着拱了拱手,再不多言,就此踏月步霜而去。一袭黑衣,转眼融入黑暗中余伯平站在原处,凝望那人身影遥遥消失,只觉那临别一笑,竟似有无限深意在,不知为什么,心中倏然一凉,转身想往房内走去,却在转眸间,已见那黯淡星月下,也同样黯沉无光的一袭雪衣,已在身旁。 他微微一惊,以卫孤辰的武功,自是可以随时来到任何人身边而让人无法察觉,但是,为什么,这次离得这么近,竟丝毫感觉不到他身上那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剑气与寒意呢! 他轻声唤:“主上。” 卫孤辰只是静默着立在月下,也不知是在看星看月,看那远去的人,还是看遥遥不可测的未来。 不再有逼人的傲气与冷意,不再孤高不可攀,只是,宝剑若失了寒锋,那还是宝剑吗? 余伯平强忍住心头莫名的悸动,低声道:“主上,萧逸此人,有惊世之才、莫测之能,若真能得他们相助,我们多年的心愿,或有可成之日。” “萧逸是喜欢行善积德,助人为乐的人吗?”卫孤辰语气平淡,既无激愤,亦无孤傲:“宁昭视我们为眼中钉、肉中刺,萧逸却视我们的国土为鲜肉美餐。虽然我是雁人,宁昭是秦人,但这片土地,仍然是我们的国家。” 余伯平怔了一怔:“那当初,主上和萧远订下协定?” “萧远不是萧逸,他若掌权,借楚国之力攻秦,我们有足够的机会乘乱而起,他也绝无力攻下秦国,但是,萧逸……这个人太强了,强大到让我不敢冒险。”卫孤辰轻轻道:“余叔叔,是我愚蠢吗?纵然与宁昭有着血海深仇,我却还想要守护这个国家,不再遭受外敌伤害。” 余伯平沉默了一会,才轻轻道:“主上,你的胸襟已不是我所能揣度的了,所以,我更加不明白,既然如此,主上为什么还要会见他。” 卫孤辰轻轻道:“我不同他合作,但是,倒不妨做个交易。” 余伯平强抑住莫名惊悸起来的心绪:“什么交易?” “保护我想保护的人。”卫孤辰的声音极轻极淡,在暗夜中悄然散去。 余伯平却只看到他的一双眼睛,忽然间,竟带出如许笑意,灿然地亮了起来。 那样温暖的笑容,已经多年不曾于那一剑在手,就肃杀满身的男子身上出现,那样过于灿烂的光芒,让人联想起两头燃烧的蜡烛,纵然能在极短的时间里,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芒,却也注定在转瞬之后,燃尽了生命、身体,与灵魂。 他闭了闭眼,勉强镇定了一下情绪,然后轻轻道:“少主,这么多年来,我们在一起,同生共死,这么多年了,有的人依然坚持,有的人执愿不改,也有的人变了、悔了、远了、散了。主上,今日的我,也未必仍是十多年前的那个我,所以,无论你想什么、你做什么决定,我都不会反对,但是,我只求你一件事……” 他凝望他,眼中是深刻的感情,这是他所效忠的主人,这是他舍弃一切所守护的希望,这是他愿意用生命、用灵魂,用他所拥有的一切一切,来交换他一点快乐、一丝笑颜的孩子,这是……他看护长大的孩子,是那个软弱时,被他抱在怀中,一声声喊着,不要哭的孩子。 这一刻,他于他,仅仅,只是……他不能说出,却最最宠惜的孩子。 “我只求你,不要瞒我。”余伯平声音充满苦涩:“即使我们根本没有力量可以真的帮助你,反而成为你的掣肘,但是,求你,不要瞒我。” 卫孤辰微笑,他的笑容在这黯淡的星空下,如此温和,温和得简直已经不像卫孤辰了:“余叔叔,你多虑了,这么多年来,有什么事,我瞒过你。就连今日的密会,我瞒尽所有人,不也独独不瞒你吗?” 他淡淡说完,淡淡转眸,看那无尽暗夜,无限天地。他不瞒他,因为会见那个人,是为了救他所想保护的人;他会瞒他,因为,他下一个想要会见的人,是为了去杀他必须除掉的人。 纳兰明很忙,一国宰相,协理阴阳,文政、河务、兵事、钱粮、刑名……哪里事繁任巨,哪里他就得一力照料,政民、理财、治安,都是全挂子本事,不能有半点差错,兼且近日秦楚两国要举行大婚仪式,历史上从不曾有过,一国君王在另一个国家迎娶此国公主的事,无前例可循,迎娶大典必须要隆重盛大,不可失了秦楚二国的体面,事先毫无准备,婚期逼在眼前,仓促之间,整个秦国朝廷,上上下下,忙得天昏地暗,晕头转向做为秦王的宁昭,只负责做决定,至于如何运作、各处细节怎样处理,他一概扔给纳兰明,令他以宰相之尊会同礼部、户部共商。 宁昭倒是清闲自在了,可怜纳兰明,一方面要处理满朝事务,一方面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赶办出足够轰动天下的倾国婚礼,忙得是人仰马翻,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 宁昭一方面忌他之能,限他之权,一方面,偏又把所有的苦活、累活、重要的活非常放心地全砸到他身上。 这段日子下来,纳兰明每天连两个时辰都睡不足,累得双眼通红,眼圈发黑,看什么东西,都觉得有金光四射。 宁昭在金殿上,倒是常无限关怀地慰问一番他的辛苦,可是慰问归慰问,差事照样毫不留情地砸下来。 纳兰明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因为睡眠不足而眼花,总觉得,自家皇上的眼睛里,充满了得意而歹毒的笑意。每当这时候,纳兰明就非常之怀疑,英明的圣上,用来对付他的方法,是否就是存心要把他累死,然后,为他抹几滴眼泪,写一块鞠躬尽瘁的牌匾,给后世留下一个名君贤臣的美谈,从此拔掉眼中钉、肉中刺,可以睡上安稳觉了。 他现在每日上完朝,气也不喘一口地入阁办事,等他指示的官员已经排起长龙,亏得他手挥目送,批示公文,发出指示,迅如疾风,却也经常忙得整整几个时辰,水也喝不得一口,唇干舌燥之后,还要应付那帮为了大婚而紧赶着哭穷叫苦的官员。便是一日三餐也常常就是几块糕饼,就着热水送进肚子,充分省出时间来办理公务。忙的时候,根本别指望回府,直接派人传话说,相爷宿阁。 只不过,这个所谓的宿,也就是一整夜,在烛前端坐,皱着眉听人诉苦,冷着脸斤人办事不力,温着声音劝大家尽力,咬着牙,忍着头疼,把一堆又一堆的麻烦事,给处理下来。 要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在极短的时间内仓促筹备一场必须惊天动地、盛况空前的婚事,真当他是神仙了。 他已经贵为宰相,升无可升,办得好,那是他应该的,办不好的,秦楚二国都没有面子,从上头的两位皇帝,到下头一堆累个半死的官员,怪的也只能是他一个。每念及此,纳兰明就忍不住暗中磨牙,没准皇上还真盼着他出点差错,丢个大脸,不好意思之下引咎辞职,也就轻轻松松,婚宴释重权了。 这天还算不是大忙,至少到了深夜,他还能坐着轿子回家,虽然随行的心腹下人,人人怀里抱了一堆等着他连夜处理的公文,虽然这个晚上,能留给他睡眠的时间,也绝对谈不上富裕。 纳兰明在自己府中,一向是在内书房处理公务的,身为宰相,身边任何一份文件,都极有可能关系国家机密大事。纳兰明治府素严,所有下人都知道进退,一见相爷逸往内书房而去,即刻纷纷退走,就连负责搬动公文的心腹下人,也是放下公文,磨好浓浓的墨,奉上香茗之后,就恭敬退走。 当相爷处理公务时,除非他亲自呼唤,否则任何下人擅入内院,不问情由,一概处死,这是相府的铁律。这是相府的铁律。 待所有闲人尽去后,纳兰明轻轻搓了搓在料峭春寒中有些冰冷的双手,‘量漫坐到案前,就待垂首处理那似乎永远也理不完的琐务。 而那带着夜最深、霜最浓时所有寒意的声音,就在这措不及防时,倏然响起:“你还真打算为你的皇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纳兰明脸色大变,猛然抬头:“你怎么进来的?” 卫孤辰的如雪白衣,在灯光下,泛起一种妖异的黄,门窗皆未开,连风都不曾有一丝偷入房间,可是他的人,却偏偏是这般全无征兆的出现,仿佛他不是血肉之躯,倒似一缕青烟、一池弱水,天地间,无人无物无处,可以将他拒于门外。 “这世间,还没有我想进而进不了的地方。” 烛光的阴影在他眉间跳跃,傲岸亦凄清。 纳兰明倏然站起:“你不是我的客人。” 卫孤辰听而不闻,只淡淡道:“你可以放心,虽然宁昭确实在你府中伏了耳目,也在我那边埋了内奸,但只要我自己不愿意,天下就没有任何人可以掌握我的行踪,更不可能有人能在暗中窥视而不被我发现。” 纳兰明冷笑道:“有没有人发现都不重要,我没有兴趣和你这乱臣贼子谈话。” “乱臣贼子?”卫孤辰的眼眸在烛光中倏然收缩,然后清冷冷地一笑:“罢了,我是不是乱臣贼子,咱们且不商讨,我只是想知道,你有兴趣和什么人谈话?和你的主子,你的皇帝?和那个口口声声倚重你,却又视你为附骨之蛆的人?和那个称你的独生爱子为好友,却又毫不犹豫对他下毒的人?和那个近日动作连连,连续调数名将领入京,却又把你的几名门生明升暗降,送上高而无用的位子供起来,然后从他近年在 他眼中的讥诮之意无比浓厚:“纳兰相爷,你以为,你的风光日子还能有多久?” 纳兰明脸色渐渐阴沉,却又一语不发。 整个书房,忽然空寂阴冷得可怕,只有烛火燃烧的哗剥声,不断单调地响起。 纳兰明慢慢低头,看着小小的烛花,在他眼前亮起一个眩目的光晕,然后迅即黯淡,心间忽的一阵悲凉,然后,极慢极慢地问:“你来,是为了什么?” 卫孤辰背负双手,悠然道:“我来,救你的性命。”这一夜对纳兰明来说,太长了,长得几乎没有尽头,却又大短了,短得他根本没有办法真正考虑清楚所有的利害得失。使得他不得不在上朝时分,以多日操劳,身体不适为由,令人为他告病。 从他这段日子以来的辛苦程度看,这个理由,没有任何人能起疑。宰相不适,事情可大可小,为防止有可能出现的潮水般的探望人流,他也一早令人传出话去,仅有小恙,稍憩即可,不必无谓探望,徒加烦扰。 只是,纵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清净,有的事,依然让人难以决断。这一夜,他的退疑犹豫,比之当日参与助宁昭对抗权臣之事,竟是有过之而不及。 如果没有下人在园门外的大声呼喊,也许他根本无法真正做决定。 “相爷……相爷……大……大楚……国……皇帝陛下来……访。”结结巴巴的通报声,可见传话的下人,也觉得发生的事情大过诡异。 纳兰明为之一怔,打开门,急步出园去:“胡嚷什么?” 一个在别国做客的皇帝,再怎么样,言行举止,都有一定之规,随便探访一国的宰相,本已不妥,纵然要见,也当先令使者传讯,让相府做足迎驾的准备,才好驾临,岂有如此无声无息,忽然来到之理。 真是的,前段日子在皇上的授意下,让一众京中贵人缠得他日夜不宁,刚刚为了大婚的事不能再拖,而放过了他,才不过两三天,他竟跑到这里来了。 纳兰明只觉头大如斗:“还愣着做什么,快开正门迎接。” 可奇怪的是,素来令行禁止的相府众家人,竟是全都僵在那里,谁也没动弹。 纳兰明眉头一皱,升起一种不祥的感觉:“怎么了?” 管家在旁哭丧着脸道:“楚王说,他与公子是好友,不必讲那多余的礼数,自己直接进来了。” 纳兰明大怒:“你们都是废物!” 家人们全都颤抖着跪下去,管家的表情几乎就要真哭了:“相爷,那位是皇上,虽说不是咱们皇上,到底也是位天子,他硬要进,谁真敢拦。” “荒唐。”纳兰明又是气恼又是无奈,他这相府成什么地方了,秦王也罢,楚王也好,怎么当皇帝的都爱这么自来自去。 “现在楚王陛下在哪里?” “楚王陛下一进来,就迳自去找公子了,小人们拦阻不住,只得来报相爷。” 纳兰明再不听他们的废话,迳自步下如风,急趋而行,远远地已见纳兰玉所居的园子。 服侍纳兰玉的茗烟正快步赶出来,遥遥一见纳兰明,急急上前施礼:“相爷,楚王陛下刚才忽然闯来,见公子在房中休养,又是嫌屋里药气重,又是说窗子关着大闷,又说公子面无欢颜,必是关在房里闷坏了,把公子扶出来,在园子里散步。小人不敢阻拦,只得……” “废物……”纳兰明连看都懒得看茗烟一眼,大步往前赶。 他这辈子就这么一个儿子,虽说总是逆他的心意,到底还是他的独子,已经让大秦国皇帝整得只剩下半条命,要再让大楚国那个专门闯祸的怪物皇帝把另外半条也给弄没了,那可真是…… 眼见园门将近,忽闻一缕琴音,穿云裂石,令人听入耳中,竟只觉胸中舒畅,百虑尽消。纵是他身体疲累,心灵沉重,乍闻如此琴韵,竟也觉一阵说不出的轻松。 纳兰明微微一怔,缓下脚步。 那琴声…… 纳兰明不知不觉放轻步伐,徐徐行到园门处,却见满园鲜花,满眼骄阳。鲜花丛中,一位让万花失色的佳人正在抚琴。 在她身旁不远处,一个白衣黑发,风华恍不似尘世所有的男子在清风中随乐而舞。 那飘然的白衣,广袖宽袍中滴仙般的人,叫人恍然一见,不知红尘是人间。 百花绽放已是春,纵有微寒,阳光,终是暖的,纵有冷意,风,终是柔的。阳光下,风拂起无数鲜花,落在那绝世佳人的云鬓旁、瑶琴边,落在那白衣男子的衣襟上、袍袖里天地都带着温柔的香气,纳兰玉就在那阳光最灿烂、花香最袭人处,闲闲坐着,淡淡微笑。 那样淡的笑容,却让纳兰明的脚步忽然间定住,再也无法移动,他唯一的孩子,自这一番险死还生之后,还从来不曾笑过。 每次探望他,他总是在那阴暗的房间、沉郁的床帐中,低沉地说话,黯淡而无生气。而他近日过于繁忙,竟连探望这唯一的儿子的时间都没有。 他怎么就从没有想过,把他的孩子,强行从那无比阴暗的房间里,拉到这如许灿烂的阳光下呢! 他一声也不出,静静在园门一侧往里看,纳兰玉在微笑,微笑着轻轻地与身旁一个嬉皮笑脸,怎么看也不像皇帝的皇帝说着什么,手轻轻在花间的石桌上拍击,似在合着琴声击节。 纳兰明忽然道:“我想起来了,玉儿曾经说过,他在楚国的时候,有一个晚上,和楚国皇帝、皇后,以及萧性德在一起唱酒,弹琴,唱歌,跳舞。那一夜,有花有月,有酒有诗,有笑声。那一夜,没有君臣之别,没有秦楚之分,有的只是一群契合的朋友。我曾笑他,吃过那么多苦,竟依然相信,皇帝可以真的和臣子成为朋友。” 他的声音很轻,似是在自言自语,又似在和什么人说话。 过了一会儿,耳边才忽然响起一个细若游丝的声音:“楚国的皇帝是个我也很讨厌的混蛋,不过,他的确不是宁昭,他也不会变成宁昭。” 纳兰明没有去看什么人说的这句话,也没有费心转头去看身边其他人有无听到那个奇异的声音,他只是静静凝视着花园。 显然没有人注意到他在那园中的四个人,自成一个世界,楚国的花月良宵,秦国的春光灿烂,都曾有过他们的快乐。 在那里,没有君臣之别,没有秦楚之分,有的,只是真心相交的朋友。 纳兰玉忽然拿起放在石桌上的玉箫,凑到唇边,一缕清俊的箫韵,和着琴声而起。 然而,箫声扬起没多久,便已抖得不成样子,急促地响得几声,倒把本来流畅的琴韵都带得乱了起来。 再然后,纳兰玉无力地放下箫,低下头,然后,剧烈地咳嗽起来。 在他身边的楚王急得手忙脚乱,帮他拍胸捶背,那弹琴的楚国皇后,也弃了瑶琴,急步趋近。那作舞的男子,倒是好端端站在原地,奈何容若忽而对着他大喊大叫,他也不得不过去,伸手为纳兰玉把脉。 纳兰明没有说话、没有动作,他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的儿子,聪明、俊秀,擅骑射,能诗词,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纵然总是惹他生气,却终究是他内心最大的骄傲。而今天,他这个长于音律,聪明敏锐的孩子,竟连一首曲子都没有力量吹完。 他慢慢地转过身,脚步沉重地离开。 他抬头望浩浩云天,脸上,渐渐露出冷酷的表情,声音轻得似乎只有他自己听得见:我答应。 仿佛只是对着空气说话,没有人应答他,他也不指望这空寂的人世有谁应答他,且自徐徐而去。 纳兰玉一曲箫韵,调不成调,最后不得不掩着唇,剧烈地咳嗽起来。待移开手时,掌心淡淡的红色触人眼目。 听到身边的容若大惊小怪地叫喊起来,他浑若无事地笑道:“没事,不过是上火,带出点红来。” 只是急得脸色发青的容若,与停了琴韵,急步上前的楚韵如,脸上的忧色都丝毫不减。 不知为什么,纳兰玉的心境竟似前所未有地轻松起来,这算是什么事啊,要他这生病的人来安慰没病的家伙。 容若已经大呼小叫起来:“性德,性德,你不是说他没事吗?” 纳兰玉觉得自己可能因为生病而有些眼花,否则怎么会看到那个永远没有强烈表情的性德,竟似白了容若一眼,这才缓步过来,伸手为他把了一会儿脉。 性德淡淡道:“这场大病伤了他的元气,他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比之普通人虚弱许多的,能保住性命,已经算没事了。” 容若气道:“这也算没事?” 性德冷冰冰一句顶过去:“我又不是神仙,吹口气,死人就救活了。” 也不再理会脸红脖子粗的容若,他迳自从袖子里取出一本小册子放在纳兰玉面前的石桌上:“依照这个心法练习,强身健体之外,或许还能有所成就。” 容若愣了一愣,继而眉开眼笑:“性德,这是你早就为纳兰玉量身订做,专门写好的?” 性德袖了手,自是不理会他。 容若笑得眼睛成了一条缝:“你这人啊,就爱装酷,其实骨子里很善良、很温柔、很体贴啊!”楚韵如脸色一僵,忙侧过头去忍笑。 纳兰玉小心地抬抬眼,看看性德一瞬间似乎有些抽搐的脸,急忙垂下眸不敢再瞧。唉,这块万年寒冰居然可以和善良、温柔、体贴扯在一起,不得不佩服容若让人肉麻的本事纳兰玉垂眸间,看到桌上的书册,信手拿起,随意翻看,厚厚的一本册子全是清逸飞扬而又没有完全干透的字迹,可见书写者的苦心。 容若在旁边手舞足蹈地说:“这可真是你的运气,你知不知道,我家的性德啊,从不随便教人的,一旦拿出手,那就是绝对值得全天下江湖人物、武林高手拚命抢夺的宝贝,相比之下,什么九阴真经、九阳真经、乾坤大挪移一类的东西根本不够看,你乖乖照着练,没准若干年后,你就可以把天下英雄当沙包揍了。” 纳兰玉自是不知道九阴真经等等都是些什么,不过听容若如此说来,也不免微微笑了起来,手指轻轻抚书册,并不言语。 他从来不曾练过高深的武功,在宫中,最多和宁昭练练骑射、和从不敢真对他动手的侍卫过过招。在家里,父亲认为,武功再好,也不过是一逞勇之夫,于世未必有益,所以倒也没为他学武功的事费过心。大哥……大哥纵是天下第一高手,到底还是因为某些显而易见的原因,不愿他也拥有超绝身手,所以只教了他一些粗浅的内功和防身保命的功夫,便也没有再多为此费心,想不到今日…… 楚韵如见他脸上流露伤感之意,恐他想起伤心之事,柔声道:“容若虽说没正经,这话倒是没说错的。既是性德拿出来的,必是最好、最适合你的武功,你又不像容若,根本是块榆木不开窍,以你的聪明才智,若是好好练习,不但身体有希望复原,便是练一身震古砾今的武功,也不是不可能的。” 纳兰玉闻言抬眸,见这堂堂大楚国的皇后,满眼关切,温言软语,皆出至诚,心中忽然一痛。做为女子,她可知道,她已受到巨大的伤害,必将令她一生一世,永留遗憾。 他心中痛愧难当,不觉微微一颤,轻声道:“对不起。” 楚韵如闻言一怔,容若也是微觉愕然,只是性德眼神清明如水,他……果然知道。 纳兰玉惊觉失言,忙又苦涩地道:“安乐……” 楚韵如知他心意,不觉微笑:“安乐是极好的女子,她救过容若、帮过我,我视她为可托生死的朋友。” 纳兰玉苦笑:“若无这连场谋划,安乐再好,对你们来说,应该也只是朋友。” 容若轻轻笑笑,拍拍他的肩膀:“傻瓜。朋友,难道不是这世间,最责重、最温暖、最有份量的字眼吗?” 纳兰玉心头先是一暖,复又是一涩:“如今秦楚两国都在为婚事奔忙,你们两个当皇帝的是躲了清闲,楚国的宋大人和我父亲还有内府、礼部、户部的官员,都已是忙得人仰马翻了,容若……你……你心中,到底还是意难平吧?” 容若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敛,还不及说什么,纳兰玉深深看看他,又转头看看楚韵如,咬咬牙,才道:“答应我,无论如何,要娶安乐,这件事,绝对不能变卦,我……” 因为羞愧与内疚,让他几乎不敢再直视二人的眼睛:“这件事,陛下确是另有图谋,但你们一定要相信,安乐她……她绝不会害你们。” “我知道。”楚韵如抢在容若之前说话,脸上的笑容极淡,却又真诚得不带一丝虚伪:“安乐是我们的朋友,是值得我们相信的人,在任何时候,这一点都不会变。” 她越是如此温柔体谅,纳兰玉越觉椎心之痛,苦涩地道:“这场婚事必须尽快举行,你们所有楚国人久在危地,终究不妥,尽快完婚,尽快回归,以免生变,才是上策,而且,我希望,这场婚事,能救安乐……能把安乐,救出那个会随时牺牲任何人的牢笼,让她从此不再变成别人的筹码,不要叫她最后像我……” 容若听他语气渐渐凄凉,心中不免悲凄,忍不住问:“你知不知道,你生病是……” “我不知道。”纳兰玉断然打断他的话:“我只希望,安乐能够及时离开,仅此而已。” 容若怔怔望着他忽然之间平静下来的面容,只觉心头阵阵悲凉,让人恨不得仰天长啸,以舒胸中愤闷。 反而是楚韵如柔声道:“你放心,安乐不会再被任何人利用伤害,她是我们的朋友、亲人,无论如何,我们都会尽一切力量保护她。 她的声音清柔,却坚定得不可思议,她的容颜无限美好,却又坦荡真诚,让人无法对她的承诺产生一丝一毫的怀疑。 而此时,性德忽然转头,向着园门某个方向静静看了一眼。那里有一行人正匆匆远去,正中的那一位,正是大秦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 然而,性德目光所视,却又似乎不是那个大人物。 天地寂寥,世情如潮,在无数人影、无数喧哗褪成黯淡的色调之后,那无限远的高天处,无限美的花木中,是否有一双应该冷酷无情,却始终无法做到的眼睛在凝视这里。 那人望的,是连吹一曲箫都会吐血的弟弟,还是一个,从来只会负他伤他的无心人,又或他想看的,只是无情天意,莫测命运。 那个人,来到这里,为的是什么? 他终究还是决定…… 藏在没有人能看到的地方,卫孤辰的眼眸既无悲苦也无伤,只静静地看着小园。 那个皇帝的手完好无损,那一场捞铜钱的好戏,果然另有玄机。不过,他肯为性德费如许心思,心中终还是看重性德的,只要他肯有这份真心对性德,只要能让性德最后不致落到董嫣然的下场,只要那多日之前,在董嫣然身上的惨剧,不落到性德的身上,自己又何必再来追究……更何况,此时此刻,他也实在没有心思,再为这种事情去生气了。 他望着近处的一切,眼神遥远得不可追寻。 那里,有一个叫了他无数声大哥的少年,在剧烈的咳嗽中吐血。那样的年少,那样的青春,却已脆弱得似是经不起一阵风吹。曾用那么热诚的眼看着他,曾用那么热诚的声音呼唤他,而如今,只能在阳光下,如此虚弱地勉力微笑。 那里,有一个他为之付出了自己能给予的一切,却只能换来冷然相待的冰霜化身。依然是那冰冷的神容、清冷的表情,依然是那无波的眼眸、无情的声音,然而,站在容若身旁,那个永远冷冷淡淡清责无比,像天上的明月般可望而不可及的人,忽然间就有了一种奇异的生气,那种人性的温暖洋溢在他身上、衣上、发上、脸上、眸中,洋溢在他眼边的阳光里、他身旁的空气中。 这样的萧性德,让人不敢相信是真实的一种存在。 罢了,罢了。 是他的眼神大炽热,还是他的心绪大激动,为什么萧性德竟忽的转头,遥遥望来,难道隔得这么远,自己如此小心,依然逃不过他的耳目。 卫孤辰沉默着开始悄悄退后,静静远去,只是在最后的一刻,他淡淡转头,再看了一眼,那座转瞬间将会远离的小园。 他知道,无论是这世上,唯一真心把他视做兄长,看若手足的少年也罢,无论是从来不关心身份、来历,只纯纯粹粹想对他好的弟弟也罢,无论是天地间唯一可堪一战的敌手也罢,无论是红尘中唯一可以令他倾心的女子也罢,在他未来有限的生命中,只怕都已不可能再有机会见到那两个人了。 这人生,当真寂寞如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