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贤侄可明白?
“闭嘴,你忘了少爷我说的规矩了?快去。”苟得利催促道。
众人七手八脚的去扶人,女眷、孩子众多,只能由崔家妯娌去挽扶。待扶起众人后,他又吩咐那群人喝粥。
招财、保全他们几个,他是不管的,任由他们大口吃着烙饼卷肉。一顿饭下来,肚子都吃撑了。
待休息一阵子后,那群女眷在崔家妯娌带领下,开始做细致卫生,该擦的擦,该抹的抹,四人男人打水、倒水,忙的不亦乐乎。
“少爷,我们兄弟有话对你说。”崔家三兄弟走到苟得利休息的桌前,崔林开口说道。
“好,请坐。”苟得利正了一下身子,示意招财倒茶,崔家三兄弟落座。
“是这样的少爷,我们知道少爷开的是工行铺子,我们三兄弟在京都工行做了四年,对这一行还是有些了解,所以想说给少爷听听,也好有备无患。”崔林说道。
“有备无患,这个词用的好,崔二哥你接着说。”苟得利笑道。
“传言京都唯一的工行,京都工行是当朝舒妃,娘家大哥和工部尚书三公子所办,成立于七八年之久,在京都,无论建屋修房,都找他们。”
“少爷开的是工行是第二家,在此之前,不是没人开过工行,可都被挤兑黄了。”
“在京都,他们一家独大,其他人想吃这碗饭,是难上加难,得罪了他们,更没好果子吃,我们三兄弟就深受其累。”崔林长话短说。
“管理如何?”苟得利问道。
“有总管事、大管事、小管事、工头等,根据工量大小选派人手。”崔林回答道。
“工钱呢?”苟得利接着问道。
“大师傅三十至五十文一天不等,小工十五至二十文一天不等,不管饭。”崔林说道。
“技术如何?”苟得利看着孙英问道。
“能人很多,从图样到放样,再到施工,每个环节都有能人。”崔林回答。
“嗯嗯,我明白了,实不相瞒,我的这个工行,目前没有打算盖房建屋,现在只做两项,一是家具,一是室内装饰。”苟得利说道。
“他们也有这两项。”崔森插话说道。
“好,我清楚了,谢谢三位,去忙吧。”苟得利说完喝了一口茶。
待三人离开,孙英说道:“少爷,有些人,我们得罪不起。”
“无妨,如果是明刀明枪,本少爷不惧任何人,他们敢玩阴的,本少爷就要他们的命。”苟得利扇敲桌面。
好不容易重活一回,好不容易才有个立足之地,岂容他人破坏。他是没在现代杀过人,可不代表他不敢,在这个人命如草的异世古代杀人。
我的少爷哎,人家的靠山是舒妃、定国公、工部尚书,你的靠山是兵部尚书,和一个闲赋在家的将军。
以前你怎么纨绔,和人家没关系,现在你跟人家抢饭吃,还想把筷子伸到人家碗里,还想要人家的命?
人家想要你的命,简直就像捏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没想到这里的水这么深,今晚可得向将军汇报此事。孙英心里盘算着。
“二哥,少爷听进去了没有?”崔森问道。
“听进去了。”崔林说道。
以他对苟得利虽然是短暂的了解,但他相信,苟得利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
“那少爷怎么什么也没说?”崔木问道。
“说什么不如做什么,等着吧。”崔林说完示意二兄弟接着忙活。
到了傍晚,大家又将剩下的饼、肉、粥吃完,崔家二妯娌拿着油渣,众人各自散去。
将军府门口,苟得利并未下车,而是告诉孙英,让他请孙将军到尚书府,说有事相商,然后带着招财,让金三赶车去尚书府。
孙英心想:这回不用汇报了,苟得利直接约孙将军,和孟尚书商量此事了,看来这回一个弄不好,就会出大事,唉。
苟得利来到尚书府,孟非和樊掌柜刚回府没多久。
客厅内,孟天德和长子孟光、次子孟亿在闲聊,得小厮禀报,苟得利前来,孟天德一愣,想不通他突然来府,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苟得利进了客厅:“孟世伯好。”他拱手一礼。
“贤侄不必客气,请坐,可吃过饭?”孟天德看着他问道。
“吃过了,谢谢世伯关心。孟大哥、孟二哥好。”苟得利再次拱手。
这孟家二兄弟,虽然听父亲说他失忆一事,以前的种种过往,已不记得,这次大难不死,又是送刀、送兵书,还有冶铁方子。
这怎么看,怎么觉的,这可不是一个纨绔能做的,就他三弟那德性,这两哥哥还是了解的。
同样是纨绔,仅仅因为病了一场,就有这么大的变化?兄弟二人思量着。
“得利兄弟,坐。”孟光说道:“上茶。”
门口小厮应声,没一会儿,端来茶杯茶壶,并给他倒茶。
苟得利食指中指并拢,轻叩桌面,父子三人虽然看到他这个动作,但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相互疑惑的看了一眼。
孟天德问道:“贤侄前来,可有事?”
“有,等孙世伯来了一起说。”苟得利喝了一口茶说道。
看来事儿不小啊,还请了孙战胜前来商议。孟天德心中思量。
“得利兄弟,铺子进展如何?这几天老三也跟着有了变化,长进了不少。”孟光说道。
“目前进展顺利,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开业了。”苟得利说道。
“好、好,希望你们好好干,改掉以往纨绔的行事作风。”孟天德说道。
“请世伯放心,小侄不会令世伯失望的。”苟得利说完微微一笑。
没一会儿,小厮又报:孙将军前来。
孟天德和二子,还有苟得利起身相迎,和孙将军一同前来的,还有孙诚和孙英二人,几个一番寒暄,各自落座。
苟得利又让招财,找来孟非和樊掌柜。
待二人过来,他开口说道:“今日午饭后,铺子里有以前在京都工行,干过活计的三兄弟,和小侄聊起京都工行的一些事情,所以想和两位世伯商量一下,听听两位世伯的意见。”
“可是京都工行嚣张跋扈、坑害伙计一说?”孟天德问道。
“原来世伯已知此事?”苟得利问道。
“是听坊间传闻,世伯知贤侄担心什么,孙将军,你意下如何?”孟天德没有先表态,他想听听孙战胜的意见。
“孙英一回府,就向我汇报了此事,京都工行虽然嚣张跋扈,坑害伙计,偷工减料,但也是看人下菜。”
“对于京都稍微有点势力的人,他们也不敢恣意妄为,虽孙某已无官职,但在朝中还有一、两人能说的上话。”
“加之孟尚书,我们虽然势弱,但也不是谁想欺负,就欺负得了的。”孙战胜喝了一口茶,看了孟天德一眼说道。
“孙将军所言极是,树大招风的道理,他们也是懂的,虽有定公国府、和工部尚书府为靠山。”
“但只要铺子不违朝庭律法、作奸犯科,以贤侄献陌刀和兵书,加之左右两相又欠贤侄人情,谅京都工行,再嚣张跋扈,也得三思而行,贤侄可明白?”孟天德说道。
只要不违反朝庭律法、作奸犯科,出了事,将军府和尚书府,一定不会袖手旁观。
必竟那也是有自己的份子在里面,如果苟得利再拉上左右两相,那必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