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无效盘问 空白答复

是何缘故?杜清昼想,国王这么问,他大概是不知道缘故的。慎独国师肯定没有理由告知国王、亲王是如何猝死的,因为她给的是第二次攻击。

亲王猝死,这件事与很多人有关,杜清昼的思绪倒回从前,快速回忆许多件往事。

林汐夜并未必回忆,从消灭亲王的那一瞬间开始,她便常常琢磨该如何描述这件事。

“今年9月30日8:00,秋考开始,12:00,秋考结束。秋考的发起者要为亲王的死负必要责任。”

考场里有上古大妖,这件事国王是知道的,但那些上古大妖不致命,就算致命,也能让考生强行退出考核,无伤大雅。因此,在他的预期中,上古大妖只是考核路上的背景板,不会产生什么危害。

有些人离开考场后,和上古大妖达成了许多奇奇怪怪的约定,正是这些约定让他们在核轰炸的袭击下幸免于难,这件事他也知道。

有些人和上古大妖达成了极其凶恶的约定,以至于伤害他人,这件事绝大多数上卿都不知道,但他也知道。

他作为国王,能得知的信息远多于上卿。对上卿和上古大妖达成的约定,他并未过问,但这不代表其他人的约定他也放任自流。

瑾年修金字塔,就这件事而言,有一部分上卿根本不知道。

他知道这件事,但他并未阻止,因为他觉得,修金字塔而已嘛,修身养性,而且,瑾年是个年轻人,这样的人要做什么事大多随心所欲、没有定数,没必要多管闲事。

但是,金字塔里有上古大妖,这件事他昨天下午才得知,而上卿们是昨天中午得知这件事的,这就很值得商榷了。

更严重的是,大妖出现,亲王猝死,这两件事中的任意一件都远远超出他的预料,然而这两件事竟然还是连在一起的!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

慎独国师的发言,他很不满意,他把这当成了一个高中生洗脱罪名的说辞,但他并未喊停。

国王不喊停,其他人就更没有理由喊停国师大人的发言了。

当慎独同学说出“秋考”二字的时候,杜清昼也刚好想到这里。这位故人,真是很不简单呐!从秋考说起,那这件事的影响恐怕就太深远了,谁都脱不了干系。

“从秋考考场里出来,但凡满分的人,都和他们有关联。大部分人在核爆中丧生,可也有一小部分人活下来了。”

这是一条“绝密消息”,是那种绝对不能让公众知道的消息。但与坐在这里的九人相比,绝密消息的绝密程度就不那么“绝”了。

国王意识到这个高中都没毕业的女生真是特别会“找事”。她找到“秋考”,把秋考和亲王猝死这两件事连在一起。她找到“核爆”,以此来证明“和他们有关联”。

让这样一个人身居高位,长久以往,必会酿成大祸。但要把这个人拖下高位,同样也不明智,因为她真的能凭双手争取到一些东西,比如说,显赫的地位。

让她上位,可能会出事,让她下位,一定会出事,那还不如保持现状呢。想到这里,国王补充耐心继续听她胡扯。

“瑾年上卿与上古大妖的约定极为凶险。他修建金字塔,用以召唤上古大妖。亲王与上古大妖合二为一,不幸身亡。”

在一开始,她似乎要把所有人都卷入乱局,尤其是坐在高台之上的国王。

但当她说完这件事之后,人们才发现,亲王的死是一件很纯粹的事,纯粹是因为有人召唤了上古大妖。

这样的冲击感让人一时难以接受。

杜清昼大为叹服,林汐夜同学所言非虚,哪怕是江川来了,也会认定她说的话是真话。但在这样的真话中,所有细节、所有凶手她都只字未提。

尤其是最后一句话:亲王与上古大妖合二为一,不幸身亡。这是真话,无可厚非。

但从“合二为一”到“不幸身亡”,这两件事是不是同时发生,有待考量。

上古大妖是否在合体之时抹除了亲王的生命,尚无定论。

如果没有抹除、如果仍可挽救,那杀死亲王的就是慎独同学,而非上古大妖。

其他人听了之后都觉得很不对劲,但他们并未观战,对此事了解不深,难以反驳。

国王假意认同:“正光导师,你说的很对。但我也有一些对的话要说:有上卿见到亲王攻击你、见到江川和将军追杀亲王。请问,江川在这件事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杜清昼以为,国王指名道姓地询问事情的细节,再想隐瞒,似乎就有点难度了,但接下来国师同学的发言,再次让他大为心折。

她说:“这是江川的事,与我无关。”

杜清昼恍然大悟。不错。虽然彻底消灭亲王肉身的人,是他和林汐夜,但,这一过程的目击者极少,国王并不知晓。

江川不可能把这事告诉国王,除非将军告密。

虽然这件事的始末还和杨越、戴粉色帽子的人有关,但他们都不是目击者,难以洞悉真相。

既然国王不知道事情的真相,那国师同学自然是怎么说都行,反正国王是没办法再提出疑问了,除非他掌握了更多的证据。

国王脑子里一片空白,如果猝死的不是沧溯流,而是沧明启,局势会好很多,至少,沧溯流的鉴水镜能看到人心中的想法。

眼下似乎也没什么新的切入点,再问下去就是自讨无趣了。他想明白了这一点,主动结束了对话:“既然是与江川有关的事,确实不该向正光导师多问。不知至上导师是否知道些许内情?”

“有人见到江川追杀亲王,那么江川必然知道内情。她也来了,可以问她。”

杜清昼把这个问题还回去了。他的逻辑十分简明:你说有目击者看到将军和江川追杀亲王,那你就去问江川和将军好了,不要来问我。你要是怀疑目击者说的话,那可以再去问目击者。

要从江川同学嘴里问出这件事的真相,是一件绝无可能的事。把这个问题丢给江川同学,国王一定会无功而返。

国王再次碰壁,心有不忿,决定要在宴会之后仔细审问江川,但江川到了第四境界,这件事大概也会不了了之吧!

想到这里,他不再做无用功,换了个话题继续问:“和他们有关联的那些人,你们觉得该如何对待?都说说你们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