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乱世道德

云郡边界处,任永昌行帐内。

“大帅,大军此刻的行进路线不是金胄郡?”领军将军任文显疑惑地张口询问道。

任永昌开口道:“没错,此次我大军目的地并非金胄或明月二郡,而是苍琅郡。”

他对着任文显指了指沙盘上的苍琅郡。

大军直奔苍琅,是他和父亲共同商讨所得到的结果。

金胄和明月皆有楚世辩的重兵把守,前去支援收益并不高。

甚至甘孜州的河东王和河西王也在一旁虎视眈眈,不如就让任清云和侯明的大军和他们对峙去吧。

他们另辟蹊径,直取苍琅。

任永昌继续道:“苍琅郡乃玖陇旧地,臣民们对咱们还是比较欢迎的。只要我们拿下苍琅,那么就可以苍琅郡作为玖陇在福州的大本营。”

“然后为任清云和侯明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和支援。”

任永昌解释完后,任文显恍然大悟,他赞叹道:“家主和大帅这一招釜底抽薪果真是妙啊,届时楚世辩所面临就不单单是两面开战了。”

“况且苍琅与皇都相隔也不算太远,楚贼还需要考虑的是,他皇都的安危。”

任永昌也是心中感慨,主要还是父亲攒下的家底太丰厚了。

三面开战的玖陇,老家竟还有十五万的兵力,这谁敢信啊。

他还是想说那句话,父亲就是太怂了,但凡胆子大一点,他现在都应该叫父皇了。

缓了缓神,任永昌开口道:“让大家多注意保暖,冬日行着实不利,可以适当减缓行军速度,确保非必要减员。”

任文显笑着开口“大帅您可以放心,此次出征的将士们都已经按照您的调配,穿上了御寒的棉衣,不少人走起来还热得脱衣服呢。”

任永昌点点头,面朝着行帐内的其余众将领。

“此次出征第一战福州苍琅郡,必须要打好!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都可以提一提。”他笑道“大家集思广益嘛。”

这里任永昌麾下出征福州的将领中,有名声的主要有校尉王正己、先锋将军曲传峰、中军将军石祥森、领军将军任文显。

这些将领都是善战之人,曾为玖陇立下了赫赫战功。

任永昌话音刚落,在场的诸将领各抒己见,纷纷开口发言。

“打潭城!潭城乃是与云郡的交界处,城小兵弱。我军以洪流压之,攻破潭城,此后军心大定!”

“拉倒吧,潭城就一个鸟不拉屎的破城,你攻下来有什么用,可能那楚贼都没打算要它。大帅刚才说了必须打的漂亮,我看就该打长京城。”

“打长京?你没开玩笑吧,那是苍琅重城。咱玖陇当年可是没少加固那里的城墙,你觉得好打?”

“你们都在说一些什么鸟话,依我看打济城,切断皇都和长京的联系。”

......

“不妥不妥,末将认为凛冬时节,无论打哪里都非上策,不如我等在此安营扎寨归歇。待明年开春,我军士气正盛,一举攻占整个福州!”

一个将领说完后,行帐内顿时寂寥无声。

任永昌睁了睁眼,努力看向该人,要把他的面相记住。

他大意了,没想到他的部下中竟有卧龙凤雏般的人物。

这次他一定要把此人按死在军营中,断不能让他带兵祸害人了。

要是能等到开春,他们至于隔着严寒赶路行军吗?

“咳咳,你说得很好,下次不要说了。”任永昌轻咳一声道。

那位将领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羞红脸退到了人群中。

任永昌沉思片刻,仔细考虑一番大家提出的建议。

里面有靠谱的,也有不靠谱的,但是都没有说到他想要的点上。

任永昌看向任文显“任文显,你是这次出兵的领军将军,本世子可是听说过你不少的事迹啊,说说你的看法吧。”

任文显躬身道:“臣确实有些想法,但是......”

他有些犹豫。

“奥?”任永昌感了兴趣,笑着道:“说吧,本世子现在好奇得很啊。”

纠结再三任文显也不再犹豫,缓缓开口:“派军奇袭凌霄县城。”

“这...”下面众多将领有些不解:“凌霄县重兵布防暂且不说。关键是,此地距离皇都仅四十里路程,去奇袭凌霄城,跟送死...没什么区别。”

“就是去送死。”任文显没有反驳。

他沉声道:“我方大军一旦踏入福州,必然会被楚贼察觉。因此,只要我方进攻任意一城,其他城池都会派兵前来支援。”

“所以,你的意思是牺牲部分兵卒,换取其余城池的布防空虚?”任永昌语气平淡。

任文显点点头“对,没错。而且为了不让楚贼察觉,大帅还必须派遣精锐部队。”

“届时只要凌霄县陷入焦灼,楚世辩为了皇都安危,定会命令附近城池进行支援,然后就是我方大举进攻的好时机。”

任文显说完后,任永昌眉头紧锁了起来。

从军事理论的角度分析,任文显说得没错。

只要派遣进攻凌霄县城的士兵能够多支撑几日,他的大军便有足够的时间去攻占苍琅其余几座城池。

然而他作为统率,也应该考虑士兵们的生命安全和士气问题。

如果统治者为了追求胜利而不顾士兵的安危,可能会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

轻者可能导致士兵们人心惶惶,军心不稳;重者甚至可能引发士兵起义,造成严重后果。

在这乱世之中,虽然道德标准看似微不足道,但实际上它却拥有决定一切的力量。

任永昌手指不停地敲打着桌子,心中很是纠结。

任文显此招,他说不心动是假的,只要凌霄县城能够拖住,其余几城甚至不需要费太多力气,就可轻松攻下。

行营帐篷中所有的将领们都安静了下来,他们这些做将领的经过任文显解释后,也看出了此建议的绝妙之处。

他们同样也有所顾忌。

此时,他们要做的便是等待,等待最高统率任永昌的决策。

一刻钟后,任永昌做出了他的决定。

他沉稳地开口道:“就按领军将军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