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地藏传承
了空得到地藏传承的事情并没有瞒着他的师傅无尘禅师。
因为他知道无尘禅师是真正的得道高僧,虽然修为半废,但佛法深不可测,他不仅不会觊觎自己的奇遇,还会为自己指点迷津。
果不其然,当了空全盘托出之后,无尘禅师老脸欣慰,满脸笑容地说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一切皆是缘,一切都有因果。”
“了空你如今得到地藏传承,是命中注定,亦是前世修来的福分。然修道之路漫漫,你需心无旁骛,切勿被世俗之欲蒙蔽双眼。
你需牢记,佛法无边,却不能滥用。你要时刻保持一颗清净心,以慈悲为怀,以众生为念。世间万物皆有因果,你所得的一切皆是因果报应。切记,不可贪心不足蛇吞象,否则必遭天谴。”无尘禅师语重心长地说道。
了空恭敬地应了一声,心中感激不尽。他知道,师傅的话不仅是对自己的警告,更是对自己的期望。他一定会不负师傅的期望,继续修行,发扬地藏精神,为众生谋福祉。”
·······
【大威天龙真经】,这门佛门绝学,想要入门的要求极为苛刻。首先,修炼者必须在神魂还未塑形之时,将自己的神魂塑形为天龙。
这里所说的天龙,并非是佛门中的八部天龙中的龙众,而是指修炼者自身的六根。准确地说,是指修炼者的六种感官:眼、耳、鼻、舌、身、意。【】
在普通人眼中,这六根是感知世界的途径,但在大威天龙真经的修炼中,这六根却成为滋生烦恼的最大途径。这是因为人们在通过六根接触外界时,往往会受到各种**和干扰,从而产生欲望和执着,难以保持内心的清净。
因此,修炼大威天龙真经的第一步,便是要将自己的神魂塑形为天龙,即六根清净。这需要修炼者在修行过程中不断磨炼自己的心性,摆脱六根的束缚,从而达到心灵的解脱和超越。
一旦修炼者的神魂成功塑形为天龙,便能够更好地领悟大威天龙真经的精髓。这门绝学以天龙为喻,通过特定的法门和咒语,调动修炼者体内的力量,激发潜能,提升修为。
在修炼的过程中,修炼者需要不断领悟和实践大威天龙真经的奥义,逐步掌握其中的法门和技巧。同时,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修行之路。
总之,大威天龙真经作为一门佛门绝学,要求修炼者具备极高的心性和修为。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实践,才能够真正掌握其中的精髓。
六根清净谈何容易,天龙指的便是自己的烦恼业障,而大威,则是以凶暴猛烈之力,慑服自己的一切恶鬼魔障,使自己在无明业惑当中解脱出来。
修了《大威天龙真功》便是不再有心魔四劫阻碍,也没了不敢喝酒吃肉恐坏佛心招惹心魔的担忧。
想要修炼《大威天龙真经》必须具备极高的心性和修为,同时还要满足一系列苛刻的条件。首先,修炼者必须在神魂还未塑形之时,将自己的神魂塑形为天龙。
这个过程极为艰难,需要修炼者不断磨炼自己的心性,摆脱六根的束缚,从而达到心灵的解脱和超越。
然而,神魂还未塑形只能在还在母胎中的时候。但那时候自身根本就没有六识,又怎能修得了功法?因此,修炼大威天龙真经的难度极大,拦住了无数人。
尽管如此,对于那些志在修行、追求真理的人来说,大威天龙真经仍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它不仅能够提高修炼者的修为和智慧,更能够帮助他们摆脱烦恼和业障,实现心灵的解脱和超越。因此,无数人仍然前赴后继地投入到大威天龙真经的修炼中,不断努力和实践,以期获得修行的高深境界和无上的智慧。
·····
第二天,结束早课,师徒俩正享用早饭时,了空突然停下了筷子,侧耳倾听。
“师父,寺门前好像有动静。”他对无尘禅师说道,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无尘禅师放下碗,轻轻地笑了笑,温和地说道:“去看看吧。”
了空应了一声,起身走向寺门。他的心中有些疑惑,因为平日里这南华寺只有小河村的人会来,尤其是小月,但是她昨天才来过。
了空缓缓打开寺门,一道身影映入眼帘。他微微愣了一下,来者是一位青衣少年,面容清秀,双眼灵动,给人一种机敏聪慧的感觉。他手中提着一把精致的青色长剑,剑身流光溢彩,显然不是凡品。
少年向了空行了一礼,微笑着说道:“请问这位师兄,无尘禅师可在寺中?我是巴山县张家的子弟,特地前来求助。”了空愣了一下,他没想到这个少年竟然是来自巴山县的张家。
了空心中一动,他看出这个青衣少年虽然年轻,但实力不弱,绝对不是普通人。他回过神来,微笑着说道:“师父正在用膳,我去通报一声。”少年点了点头,站在一旁等待。
了空转身回到寺中,向无尘禅师通报了情况。无尘禅师放下筷子,沉吟片刻,说道:“你去请这位施主进来,我随后就到。”
了空应了一声,转身走出寺门,将青衣少年请进了禅房。
青衣少年进入禅房,向无尘禅师行礼。
无尘禅师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小施主请坐,不知巴山县张家此次前来求助,是为了何事?”
少年恭敬地回答道:“我们家族最近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家中有数人离奇失踪,而且还有一些奇怪的现象发生。我们请了许多高人前来查看,但都没有结果。所以,我们希望能够请无尘禅师出山,为我们家做法事,驱除邪祟。”
无尘禅师沉吟片刻,抬头看向了空。了空立刻会意,站起身来说道:“师父,你尽管放心,这件事就交给我吧。”少年闻言,顿时露出感激的神色。无尘禅师点了点头,说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贫僧年迈体弱,不能远行,只能由小徒代贫僧去一趟巴山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