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点龙画睛

杨夜面上还是那副无奈,但走向纸墙时,心里却是暗想道:“这算是无心栽柳柳成荫,还是柳暗花明呢?”

在写“荔枝来”这三个字时,他就是想直接动手写了,要写的,是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这幅诗作。

如果不是周奉义这些那么胡搅难缠,他早就写好了。

而且之所以选择这幅,考虑的要素可就多了。

不被“嘘”是其一,自然是要应时应景,其二是这些话和李凝彩说过,那只好拿出这首也是写有长安的诗作。

要让她知道知道,他这颗送上门的“荔枝”是来之不易的!

“杨老师,短篇还是长篇,能先告知一二吗?”周奉义字字珠玑道,能针对杨夜,周奉义必然不会放过任何机会,能将杨夜打回原形,最合他心意!

“二十字足以。”站在纸墙前,杨夜头也不回,抬起执笔的手,便将一个个字龙飞凤舞的写了出来。

这第一段,写的是‘长安回望绣成堆’七字。

经过特殊处理的封文纸,有一大特点,自动激发。

一旦出现了与题目相呼应的内容或者题目,与题目有所呼吁的字会附上一层光彩,字体发亮。

这不妨碍继续书写,也不会提前沟通到天地文气。

杨夜写出了一句,却没有和“荔枝来”三字沾上边的,但站在会友台上的钱豪嘉也好,周奉义也罢,还是那些名师,个个都不发声。

离得近的都暂且如此,台下的人也就不好出声议论什么。

毕竟,写出这一段字的人是杨夜,一个在做什么,都能让他们摸不着头脑的人。

没有声音干扰,杨夜自然也是乐得如此,笔毫沾了墨后,开始写第二段。

‘山顶千门次第开’。

词是好词,但字迹嘛,境界不够,一众名师看着没什么感觉,但这二段写完了,还是没见到有“荔枝来”三字的任何一字,这就已经足够作为嘲笑的理由了。

只是短诗最少四句,这还有两句没写出来,嘲笑可以,心里偷笑就好,毕竟若是看杨夜写出的这些字词,还是蛮不错的。

这杨夜,才华还是有的。

杨夜再次沾墨,继续写,写出了第三段,‘一骑红尘妃子笑’。

这第三句已经写出,可“荔枝来”这三字还是没见踪影,杨夜可是亲口说了是二十字足以,现在可就只剩下最后一段七个字了。

七个字,“荔枝来”三字塞在一段内写出来,写出来也不会是什么好诗作了吧?

结局已定,那就怪不了他们落井下石,嘲笑了!

杨夜沾墨准备写完,一道郎笑的话语声却很不适时宜的响起。

“杨老师,格局虽好,但若是太过了,那可就只会虎头蛇尾弄巧成拙了,莫不成杨老师现在就是犯了这等低级错误,但刚才说了大话,现在却想写长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