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装傻充愣?

周奉义含愤转身,但转身前,恶恨的看了杨夜一眼。

钱豪嘉、李厚仁、胡永泉、周奉义都转身,面对纸墙,提笔在手,准备沉思苦想后赋写出诗词。

不仅是周奉义那转身前的一眼,钱豪嘉和胡永泉眼中也有莫名异色,杨夜对此却只能无奈一笑。

这一笑,是笑他们可悲、可怜、可叹。

他并没有任何挑衅和羞辱之意,所想的只有凭实力和本事成为诗会魁首,如果不是他们的闹腾,怎么会有这么多事?

他的言语和举动,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甚至可以说,举止言谈都是随心罢了。

他不想保持什么高深莫测的高人形象,也不想拘束于什么彬彬有礼的礼节,一切,都随着心和本性走就好。

字看形体走势,人看面容相貌,其中有个共同点。

字同神不似,人同形却不同心身。

所以,他率性而为,觉得没有什么不妥。

但落到周奉义他们的眼里,却变成了是不屑,对他们的藐视和羞辱。

杨夜也走到了纸墙前,拿笔在手却没有沾墨,而是眼中带笑的看着互相相距一两米远的四人。

“杨夜,你不要太欺人太甚!”周奉义突然抬手指着杨夜。

本来他看到杨夜就来气,现在杨夜居然这么明目张胆,且还是直勾勾的盯看着他,他已经忍无可忍,眼中迸发出怒火。

“我已经忍你让你了,你为什么还老看着我!?”

周奉义的怒吼声传开,李厚仁不为所动,沉思皱眉的看着纸墙。而钱豪嘉和胡永泉则是扭头看了。

台下的众人,也被周奉义这怒吼声引得纷纷投看到,不知道刚才又发生了什么事。

“周老师你可别胡说,我哪里老看着你了,我也有在看其他老师的。”杨夜不急不慌,他确实看的是四个人,并不是单单看周奉义。

“那你看什么呢!是想再投机取巧还是仿照我写的!”周奉义很是火大,杨夜的行为,在他心里无疑是想要先看着他们写,随后仿照,借此蒙混过关。

杨夜嘴角微翘,儒雅一笑:“周老师处处扬言打败我,所以我想看看,作为我手下败将的周老师你,凭什么样的实力这么有底气啊,知……知道对手的实力,才知道差距嘛。”

说这些话的时候,杨夜是真心且说的也是实话,而且还险些就说出了“知己知百战不殆”这么一句名句出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的谋略名句。

这一句,是战场上智谋攻略较量结晶。

智谋等同智慧,如此饱含智谋结晶的伟作,蕴含的才华自然是不少。

恰如“天道酬勤”这个成语,但凡是具有才华且是首创,即便是言语口说,只要稍有停顿,才华得到认可便直接沟通天地文气。

尚未知道这世界有没有《孙子兵法》或是什么战场谋略之作,所以在说及这些时,杨夜觉得还是小心为妙。

否则他动不动随口一说就沟通到天地文气,这实在是不妥。而且,善者赞恶者怒,在不同的人眼里,说不定会变成一件具有羞辱人的意味。

像周奉义这样充满敌意和恨意的人眼里看来,无不是充满了羞辱之意。

杨夜再次淡笑说道:“文人动笔不动手,周老师,你现在、不,且不说你今日的作为,甚至是你以往所做所说的一切,似乎都不符合文人之风吧?”

周奉义气得脸色通红的看着杨夜,呼吸变得粗重。

“杨老师,适可而止吧。”钱豪嘉脸色阴沉道。

杨夜这般说法,岂不是说,他钱豪嘉和周奉义是一路人,之前他可是说了不善的话,周奉义跟着说,说周奉义无家教无教养的时候,他岂不是也一并被带上给骂上了?

但他又不能直言说出来,否则本来没这个意思,但他一提说,围观的众人可就有话可说了。从诗会开始进行到现在的第四轮,他们可是一直被杨夜压着一头。

这么一来,他们都是杨夜手下败将……

胡永泉心中也是有气,被杨夜打败,自然也是杨夜的手下败将之一,即使杨夜现在点说的是周奉义而不是他这个手下败将,但胡永泉心中还是感到一阵气结!

“胡说八道!”周奉义咬音极重,甩袖说道:“凭什么你所做一切就是率性而为,潇洒豪迈?若你无才华无过人之处,你所作所为,早已被千万人指点!”

“周老师,我曾被人指指点点的时间可不少,但这一切的缘由,你心中应该比我更清楚。”杨夜脸上仍是一副淡笑,但看着周奉义的眼神,却显露厉色。

即便说的是事实,可未必会被那么多人所知并嘲笑,若非是周奉义有心故意为之,又怎么会是这般?

两人的言语,使会友台上的几人都听出了言外之音。

杨夜的废物名声,是周奉义煽风点火,甚至故意为之引起,而名声一传开,印入人心,纵使杨夜不是这般人,却也已经被人先入为主,认为杨夜就是这么的人。

所以,事无绝对凑巧,传闻也不会是无中生有。

一切,从周奉义和杨夜的不对付,可窥一斑。

余明朝张耀示意,张耀心领神会点了下头,看向杨夜等人:“各位名师,还请抓紧时间。”

个人恩怨,还是学院之间的纠纷,可不是诗会的主题。

张耀开口提醒,自然是余明的授意。

既然是余明这位会长的意思,那他们自当是要回归诗会这一正题。

就在他们刚要着手,将心神投入到赋写作品上时,李厚仁已经悄无声息,或着说在众人争闹时,身心投入创作赋写。

此刻,他人才准备刚动笔,李厚仁却已赋写出作品,并将手中的笔安好搁置在笔架上。

“鸟、雨、花、乡”四字,每一字为一题。

赋写的诗作,满足诗中有题目之字并沟通到天地文气,即为成功。

第一首诗作的题目是“鸟”。

李厚仁将笔搁置好,背对纸墙,左手抬起并随着张口朗诵出封文纸上所写的字,从上往下而动。

“红羽柔似锦缎绸,躯体形如酒尊杯,凤鸣彻响瑞兆生,山穴一卧百鸟朝。”

唯有沟通到天地文气的诗作,才会念诵,所以,李厚仁就算未将诗作一念,台下的众人也能看到,跃然纸上的文字,在散发出白芒之光。

显然,这首诗作符合要求且沟通到了文气。

已符合要求,而现在还要做的,便是确认无误后,看这诗作沟通到的文气达到何种程度。

李厚仁念诵后,确认了。

在确认的顷刻间,风涌云动!

“轰!咔嚓!”

风在狂乱吹袭,云在汇聚盖月,而云中有白芒闪动,风起云涌雷声响,一道轰隆的雷声随之响彻传来!

会友台上,在狂风的吹袭下,几人的衣衫舞动着,而盖顶的乌云,逐渐化为白光,从天而降,灌注到李厚仁的身上。

众人纷纷瞪大了双眼,眼眸上流露出烁动神采。

下一秒。

“才气灌体!”

“李名师,我爱你!”

“李名师好样的!”

“李老师真棒!”

这一刻,无数围观的人纷纷喝彩夸赞。

钱豪嘉和胡永泉低头看向李厚仁,心中不明觉厉,甚至对李厚仁心生了敬佩。

他们争闹时,李厚仁身心攻克到沉思苦想,他们争吵时,李厚仁依旧不闻不问,在干扰之下,争得了先机,而且,成功赋写出了引得才气灌体的才华佳作。

心中带着这般想法,钱豪嘉把头扭看向了杨夜。

杨夜察觉到被人盯视的感觉,寻看过去,便看到钱豪嘉正眼露不屑,嘴角上翘的同时,还发出了嗤笑声,说道:“杨夜,你还差得远呢。”

杨夜听闻这话,并没有觉得有什么,耸了耸肩,不再理会钱豪嘉。

钱豪嘉的脸色瞬间阴霾。他对杨夜说的是只有像李厚仁这样的,才是文人雅士该有之风范,这只有这样的心态,才是文人该有的心性。

杨夜不可能不知道,但还是做出了耸肩这样的无所谓举动。

这、这摆明了就是在装傻充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