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唯唯诺诺

柳长水瞪了一眼旁边唯唯诺诺的捕头,“胡闹,去给他摘下来!”

捕头咽了口唾沫,走向萧章,谁知萧章一躲,“我带着舒服,凉快,一点也不热,就先戴着,别取下来了。”

李乾逸嗤笑一声,“你若是想戴,戴到死都行。”

萧章指着李乾逸,对着柳长水说道:“柳大人,你看,他又想杀我,他弟弟在公堂之下杀我未遂,他又想在公堂之上杀我,这康王府真是好大的官威。”

“你!”

柳长水沉声道:“大世子,本官提醒你一句,这里是刑部,莫要再说浑话,否则依你这威胁的派头,本官可以定萧章无罪。”

李乾逸突然哑口无言,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如果反驳关于李乾庭的话,那他方才一直说杀说杀就无力反驳,很有可能会让萧章无罪释放,若是说他自己的事情,可李乾庭的事情就不好说了。

李乾逸恶狠狠地看了一眼萧章,重重的冷哼一声撇过头去。

柳长水问道:“摘了吧,刑部虽然有主次之分,但你们两方谁对谁错还未下结论,最后谁是人犯还不好说,届时谁来带这个镣铐还不一定。”

李乾逸一惊,满心疑问,柳长水这话是什么意思?

不是说好的一同将萧章打入大牢吗,现在他自己戴上了镣铐,这不是很好的机会吗,为何还要坚持摘下,又为何说谁戴还不一定。

萧章摇了摇头,“我怕直接给他戴上的话,他会承受不住。”

柳长水叹了口气,“给本官个面子,摘了。”

萧章直视这位老人,看见他不易察觉的轻微摇头,萧章退让说道:“镣铐可以摘,囚服不能换,这囚服通风,很舒服,刑部公正威严,我第一次来此处,要减轻一下压力,望大人成全。”

柳长水也不再坚持,退下镣铐最起码好看一些,衣服的话他倒没怎么在意,“随你。”

捕头颤巍巍的摘下镣铐,偷瞄一眼李乾逸,后者怒瞪过去,吓得捕头差点没拿稳摔在地上,萧章把这早就通气的二人的动作看了去,他哈哈一笑,接住镣铐,一字一句道:“大人,拿好了。”

“是……”柳长水摇了摇头,伸平了状纸,“这上面写着萧章将康王二世子李乾庭打成重伤濒死,萧章,你可承认?”

萧章正色道:“我有一个问题,不知该不该问。”

李乾逸说道:“大人问你什么,你就回答什么,你还敢问大人问题?”

说罢,李乾逸还邀功一般看向柳长水,好像在说不用回答,直接问这小子的罪就行了。

不料柳长水点了点头,“公堂之上,所有人平等,任何人都有发言权,你问吧。”

“大人,如果有人要对你不利,你会不会还手?”

“放肆!”

李乾逸呵斥一声,“大人德高望重,怎么会有人如此无礼去对大人行凶,行凶者恐怕只会找那些人品低劣之人的麻烦。”

萧章扭头,“我问你了吗,你是刑部尚书?

还是你是这个公堂的主人?”

“你!

我只是在为大人辩解!”

“大人德高望重,怎会需要你来辩解,再说了,我只是说如果!”

雅士太师皱了皱眉,轻喝一声,“肃静,方才我不是说了吗,公堂之上莫要再起纷争,由大人定夺。”

萧章看向太师,“可我不知道为何我问大人问题,这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人一直在接话,我真不明白哪个才是大人,又或者说此人想将真正的大人取而代之?”

“你放屁!”

他堂堂康王大世子被他说成了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人?

李乾逸是真被这伶牙俐齿的小子给气到了,他从来没有这种感觉,竟然被一个同龄人压着打。

“此人又在公堂之上出污秽之言。”

萧章冷笑一声,低头恭敬对柳长水一拜,他低着的眸子中闪过一丝不屑,小声对李乾逸说道:“跟我斗?

小爷我在敌军阵前骂阵的时候,还不知道你在哪训练那十个八个的杂兵。”

李乾逸胸口一甜,他也有几分武学功底,此时只感觉气不通心不顺,一口鲜血涌上喉咙,他铁青着脸硬生生咽了下去。

柳长水一敲惊堂木,吸引住众人的目光,“李乾逸说的对,本官不会让任何人对本官不利。”

李乾逸心中一喜,心想尚书大人你终于想起来你是哪一边的了。

萧章点了点头,“的确,大人德高望重光明磊落公正无私,百姓对大人极为爱戴,出门在外受万民敬仰,怎么会有人对大人不利,是在下失言了。”

“公堂之上以大人举例,侮辱大人,萧章你可知罪?”

萧章深呼口气,看着李乾逸的眼神就像是看傻子一般,他抿起嘴笑了笑,“大石子,又有你什么事?”

李乾逸听着萧章别扭的“大世子”三个字,思前想后才明白其中蹊跷,他怒喝一声,“大胆,敢对本世子不敬。”

萧章一愣,“他们不都是这么叫你的吗,大石子左,大石子右的,搞得我还以为这公堂真是你家开的。”

“萧章,休的胡言。”

柳长水没给李乾逸说话的机会,率先警告了一声。

萧章作了一揖,“咱们回归正题。”

此言一出,太师轻轻皱眉,他才发现,方才大家仿佛都在跟着萧章的思路走,好像把柳尚书最开始问的问题给忽略了。

太师刚要提醒一声,只听萧章说道:“大人,方才我举例不恰当,念在我年轻不懂事,我重新组织语言。”

柳长水轻轻点头。

“我想大人站在我得角度来想一下,一个年轻人,被另一个年轻人百般羞辱,百般挑衅,又威胁要杀了我,您说,我应该怎么做?”

辰时,即便是再懒的汉子也都起来了,他们都听说今日刑部大衙门要会审明王府与康王府的人,一个个都赶过来凑热闹。

虽然平日里后城的平民百姓非常少,但是并不阻止任何人进入,今日发生了这么大的事,许多百姓都自发的围了过来,大衙门门口有不下数百人在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