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河清海晏 时和岁丰

同孟霁川分开后,春九娘直接来到厨房,找到了她所带来的黄豆和石磨。

大的石磨被村子里的人砸了,唯有这个小的被她当时搁置了起来,没想到因此逃过一劫。

她将黄豆里的杂质与坏粒挑拣出去,用水捞过后,再加入井水没过黄豆,让其浸泡。

豆腐做的好吃的关键,黄豆、卤、研磨工艺三者缺一不可。

趁着黄豆浸泡时间,她将石磨从里到外清洗一遍。

这个小石磨还是当年她刚开始做豆腐时候请人做的,那时没什么本钱,生意也不多,全靠着这个小家伙帮她攒够本钱。

后来生意多了后,小石磨就不够用,她就换了大的。

没想到最后陪伴她重新开始的,还是它。

春九娘将石磨洗刷干净让其风干后,便去调卤。

豆腐坊里的豆腐多是用盐卤来点,这样做出来的豆腐硬,水分少,口感会欠缺。

她在盐卤的基础上改良了一下水盐比例,又加入石膏粉,做出来的豆腐又嫩又滑,口感极佳。

调好了卤,黄豆也到了浸泡好的时间。

她将石磨安装好,用漏勺一边将黄豆沥水倒入磨孔中,一边握住木柄转动石磨。

这时候磨出来的豆浆呈奶黄色,浆质并不细腻。

她将豆子磨完后,用棉白布进行过滤,直到过滤出奶白色的浆液,便可用大火煮浆。

直到煮到满锅冒泡,浆液形成胶体状,就能点卤来凝固。

春九娘找来模具,将点卤好的浆体倒入模具中,端置阴凉处晾凉凝固成型即可。

春九娘趁此时间,将自己珍藏的海苔拿了出来。

这种野海苔鲜少,极其难得,她也是偶然间在后山林子里的石壁上发现。

她取回家后进行晒干脱水,如此能存储时间长些。

她将海苔碾碎,过滤杂质后备用。

等豆腐凝固成型后,她取出一小块,同海苔碎搭配做成一道太极福寿羹。

这道羹,花费了她一下午的时间,做好正赶上用晚膳的时间。

她端着羹前往姚文海的住处。

孟霁川在家中给姚文海留了个僻静的小院,里面栽种一片竹林。

春九娘刚到院门口就听到竹叶发出的簌簌之声。

她敲门进去,姚文海在月下垂钓,见她来,微微侧身。

“姚伯伯,我磨了豆腐,搭配着海苔做了碗太极福寿羹,送来给您尝尝。”

春九娘将汤盅放到竹桌上,盖子一打开,豆腐融合海苔的清香味就飘逸出来,很快就同院中的竹叶味融合在一起。

姚文海被香味吸引,起身过去看了看。

豆腐与海苔,一白一黑,正好是太极阴阳之卦象。

“这可是道费功夫的菜,不光考验豆腐的品质,更考验刀功,要将豆腐横切一百八十八刀,竖切一百八十八刀,且下水豆腐丝不能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