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太上感应篇(一)因果

要知道这些高级魔种掉落的都是些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他虽然不爱财。

但是这是人家不要的。

与其眼睁睁的看着这些EXP,经验条和魔种掉落的物品时间消失,或者埋于这黄沙之中。

自己倒不如把它们合力利用起来。

先前一直犯贱的二货称号,此时双眼也是放光,流着哈喇子示意少年去拾那些荣耀值。

少年走进把什么东西都拾了起来,唯独荣耀值没有动,任凭它们就在地上转圈。

“大哥!我错了!”

此时二货称号也是认起错来。

“哼认错也没有用,谁叫你刚才不帮我的。”

“叫爸爸。”

“嗳。”

这二货称号很皮的应了一句。

“我擦嘞!你丫居然还敢挑衅我?”

“那些荣耀值原本人家还想帮你拿一点,看着还是算了吧。”

“别别!粑粑粑粑,我叫还不行吗?”

“怎么感觉你发音有点不对劲?怪怪的?”

“哪里怪了,那只是人家方言而已。”

称号内心:“哼,你在我眼中就是个大翔,顶多喊你粑粑。”

看到少年半天没有动静。

“你又想整什么幺蛾子?”

少年伸出手暗示道。

“等价交换。”

“等价交换呐。”

“你丫,我擦你是趁火打劫吧?你个滑头!”

“你想要的没有。”

“你想要的也没有。”少年踢了踢那些荣耀值,心想着还不是跟你学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花花也是看着日常互损的这二位。

弱弱道。

“话说,那人好像回来了。”

“什么…!我给给!我快拾起来。”

“给我最强的功法。”

“好。”

看到称号爽快答应,少年也是飞速拾起。

跑起路来。

而荣耀值也是一脸肉疼。

它亏了,血亏啊!

它是不想糟蹋和浪费那些荣耀值,才做的这些亏本的买卖。

有机会我一定锤爆你个瓜皮。

“太上感应篇!”

少年握着这本功法。

看上去名字好高大尚。

还冒着金光。

“喂,二货称号这个是干嘛的?”

“约束你道德不让你坑人的,简单来说就是教你做人的。”

“教你做人…?臭弟弟我坑你了?”

“你好意思!你是不是觉得自己身世很悲惨,如果是的话你倒是可以看看这个。”

“哦哦。”

——因果故事:“为何有的恶人没得恶报反而荣华富贵?”

少年喃喃念出。

诶,仔细一想现实之中还真是这样。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太上感应篇》: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什么花里胡哨的?文言文?”

贞观治年间,长安有一富户姓唐,家中财产颇丰,中年时有了儿子唐逸仙,唐家一佣人也生了个儿子叫忘怀山。

在佣人的请求下,家允许忘怀山陪唐逸仙跟随同一位老先生读书。

两个孩子十四岁时,唐逸仙在一天夜里梦中看见天门大开,有两位神人降临院落中,一神人指着唐逸仙有说:“他怎么样?”

另一神人说:“他是全福之人,十七岁中秀才,十九岁中举人,官位二品,一世荣华富贵。”

又指着问忘怀山一生将怎样,神人说:“他是苦命人,一生功名无份。”

少年看得很懵逼,为什么把自己给带入进去了。。。

还有这唐逸仙是谁?

说完两位神人就升天而去,天门关闭。忘怀山醒来后很纳闷,将此梦告诉了父母朋友。

忘怀山始终留心着唐逸仙有的境遇,在十七岁那年,唐逸仙有果真中了秀才,而忘怀山这时已经不读书了,开始在家种地。

唐逸仙为人既刻薄又暴戾,可谓作恶多端,可他自中秀才后,仕途顺畅,后来真的官至二品,做官后更是贪赃枉法,残害百姓。

忘怀山认为唐逸仙这样一个恶人必得恶报,但他一直活到七十多岁,财势俱全,人丁兴旺,而且还预知了自己的死期。

很多人以为做恶后没立时遭报应,从而对报应之理产生疑惑。

忘怀山就是这样,他心中也颇为不平,想到阴间看个究竟。就在唐逸仙去世的当天,忘怀山也死了来到地府。

什么太上感应篇,比我还会扯淡!

但是感觉也挺吸引人的。少年继续翻着。

忘怀山发现唐逸仙他在阴间居然还受到了礼遇,于是更加愤愤不平,随即将自己的疑惑诉于阎王钟馗,阎王钟馗命判官打开一簿子看,只见上面记录着唐逸仙的生死善恶。

阎王说:“他祖辈做了很多大善事,这世做恶将以前积的德损耗了不少,但还有很多,下一世还将享福,不过没这一世大了。至于他作恶的事,那是还没到要报应的时候。”

并告诉忘怀山,说忘怀山祖辈因为没行善积德,所以这世本应该受苦,但因为这世一心行善积德了,所以衣食无缺,已经不错了,等到再转生就享福了。

我祖辈没有行善?WTF我祖辈也不是什么坏人,和我一样的烂好人。。。。

少年内心不禁吐槽。

祖上虽然是地主,但是地也都给人家了,租金愿意给就给不愿意给就算了,我们也不可能打人,很佛系的。。。

少年看到这本故事书上写的理由好牵强。

但是还是忍不住往下看。

他倒是想知道这因果关系是怎么回事。

阎王特意允许忘怀山跟随唐逸仙转生,只见唐逸仙转生到了一富贵之家中,忘怀山自己则转生到了一中等人家。

唐逸仙长大后当了县令,仍旧残害百姓,贪赃枉法,陷害良善,他曾酷刑迫供挖去了人的双眼,在另一案子中还剁去了人

双腿。七十岁时暴病而亡。

忘怀山这一世依旧行善积德,而且开始努力修行,在唐逸仙死后,他已经可以元神出窍去阴间一看究竟了。

只见唐逸仙在阴间受到了审判,簿子记录着贡庆有的福德已经全部享受殆尽,他在当官时挖人双目,剁人双脚这些事已经没有什么福德可以抵偿,必须以身还债,于是被罚转生到一贫苦人家,双目失明,双脚残废,整日在大街上乞讨,苦不堪言。

忘怀山看见了唐逸仙这三世,更加发奋的修行,希望自己可以早日超脱轮回之苦。

古训云:“积善余庆,积恶余殃”、 “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

古人深信天道承负因果报应,对于天地神明都是心存敬畏,认为行善去恶是本份内的事。然而有的人不善于观察,却说那个人行善却没见到好的际遇,那个人做恶却也没见其得祸,因此心生疑义,怀疑善恶报应。

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报应有早有迟,比喻形与影是说报应是必然的,一般说来,早报较轻,迟报从重,一切都在天理的安排之中。

人如果能明了事理,把报应二字反复思考,择善而从,自然就会避免恶报,得到善报。

行善不见善,前世有缺欠。做恶不见恶,前世有余德。

“哦哦原来是这样。”

看来自己之前是理解错了。

我祖上应该也没做什么坏事吧?我觉得应该是我前生吧,是个十恶不赦的大魔头。

还以为啊做个坏人,嗯,不敢让别人说我好人怕自己啊,感觉好人是个贬义词,在这个时代。

我明白了。

倒不是迷信。

总之尽自己量力而为去做微不足道的好事,日行一善还是很好的,主要是内心。

当然了,这个世界上好人很多坏人很多,很多事情都是一念之间。

一念佛,一念魔,保护好自己才是最主要的。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还是希望每一个人能保持善良。

少年握着那本书。

太上感应篇。

身上似乎多了一丝蓝色的气息。

“看来你参悟能力还不错嘛,这本书也算没有白给你。”

“怎么了?”

“没什么。”二货笑笑,揉揉鼻子。

“这太上感应篇就是讲故事么?话说。”少年翻着这本书。

“不,你试一下你的感知力。”

少年闭上眼睛,自己的感官能力似乎是被放大的数倍,好神奇!

“这就是这本书的作用。”

“在一些时候,这本书会出现一些道理,你只要把它感悟了,你的感知力就会得到提升。”

“在这个世界。”

“感觉力是一向很强的存在。”

“丝毫不亚于各种花哨称号,英雄的能力。”

“它可以提前预测危险,你若是把它开发到顶端,学习这个《太上感应篇》。”

“预测未来改变过去,乃至扭转时空都不是问题!”

听到二货这么说,少年张大嘴巴心想着。

麻麻呀,这自己这是要起飞了吗?

哎呀妈呀!那自己真的到那点儿程度,岂不也是可以回到过去。

弥补自己的一切遗憾不让悲剧发生?

“别想了,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那种程度是很难的。”

“而且天意是不可违的。”

“除非你真的很强,特别强。”

“不在三界之中,不在五行之外。”

“目前只有一个人这样做到过。”

“谁!?”少年眼眸深邃,一脸慎重,因为这关系到他很多方面。

“他在书上出现过,也存在于这个世界。”

“但至于是谁?”

称号很认真,但是下一秒画风突变,他又立马皮了起来!

表情和语气从严谨认真变成逗逼。

“嘿嘿,我就不告诉你,你来打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