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乡心安处 第十章 京城中的谋划
京城,大靕王朝皇宫所在地—皓锦城,也被称之为皓京城,建城至今三千余载,从未历经战火,大靕王朝起于微末,从古酆王朝一隅之地崛起成为现今的庞然大物,在青云洲与其分庭抗礼,其余王朝和小国难以相提并论。无数的先贤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最终铸就这个国泰民安,君明臣贤的国度,大靕王朝每一任皇帝都不是高等级修士,虽然学宫最初明令禁止过各大王朝掌权者不得修行到练气境,也就是三海境,可是久而久之学宫影响力逐渐减弱,各个豪门和世家慢慢增强了掌控力,尤其是将天下文脉掌握之后,这条禁令就实施不起来了。
文人们不再只尊崇学宫,或者说是不再将学宫的道理当作为人处世的根本了,转而变得更加功利,之后的学问里大多充斥着对统治阶级的谄媚,再没有之前的清明之感。因此,大千世界里的文人们只有在世俗格格不入才会进入学宫继续治学,其他的人早已沦为豪阀和世家的笔杆子,嘴皮子。
这一切从顾清风整顿文脉风气之后重新又变得不一样了,顾清风的那场清算和战争波及了整个大千,将高坐神坛的好些个豪阀拉倒在了泥泞里,蛀虫们在千年时间里不敢再染指文脉,只能在暗中引导着文人们的思想。那些家学清明的世家豪门则趁势而起成为了一个个王朝,出现了割据的态势,也慢慢的演变成了今天的大千世界势力划分态势。直到现在,文人们“修身”“齐家”“平天下”的一切作为虽然还是有些功利,但是不再只顾着谄媚了,反而是重新看到了学宫所推崇的“君轻民重”,将自身治学放在了如何提升辖境内百姓的生活质量上,再满足统治者阶级的需求,文人的风骨算是立起来了。
大靕王朝遵循古礼,每一代皇帝都不会突破至三海境,如果实在是修行天赋好的压根就不想当皇帝。况且皇室的戒律司不是开玩笑的,曾经有几任皇帝偷偷突破至三海境,拒不禅让位置,最终与戒律司展开激战,戒律司恼怒之后出动老怪物将他们都一一带往大千城去守卫通道了,听说那几位的下场都不太好,在那边受到本族子弟的鄙视,在外又实力低下没坚持多久就死了,自那以后没有哪一任皇帝敢违逆这条规定。
这一任的皇帝吴静霄雄才伟略,修行天赋也是年少之时就有所展露,可惜被自己两个不靠谱的哥哥摆了一道,他们两人先他一步突破三海境去往了大千城进行历练,说是历练其实是怕自己弟弟秋后算账,这不一去很多年没回来,只是传回来书信说过得很好。
大靕王朝境内的修行仙府都需要受到朝廷的节制,不得擅自屠杀凡人,不得在人口聚集区开战,如有误伤,朝廷的刑部会派出人手进行调查。但凡情况属实,都会严惩不贷,你要实在受不了那就搬迁你的门派到其他国家呗,反正你又打不过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