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四海升平
含元殿里的君臣看着脑海中的画面,几乎要忘记了呼吸。
含元殿里,现在没有任何人发言,气氛看上去十分诡异,可是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脑中的画面里,就连沈碧落也没注意到现在殿里无人说话。
他们急切地想要知道,北渊的事情,后续究竟如何。
画面继续播放。
宋瑜已经感觉到有些不对了。
他忽然想起之前喝过的那碗茶。
那是他心腹太监递过来的茶!
莫非那茶有问题?
他看了眼自己身边的太监,发现他面色并没有惊讶,反而很平静。
他意识到,自己肯定是被算计了。
他努力咬破手指,让自己清醒一些。
殷红的血液从指尖流出,他感觉自己冷静了许多。
这时候,从屋外迅速进来一群身着黑衣的人,把他围在中央。
宋瑜喉结滚动,他意识到,今日是有人发动宫变了!
还没来得及反应,又从外面进来一群大臣,都是一些平时会上朝的朝廷重臣,跟着他一起来祭祀的。他们站在黑衣人的外围,看着宋瑜。
这些大臣的眼神中,还有尚未褪去的惊愕。
宋瑜脸色煞白。
他刚刚,都说什么了?
好像承认了,自己是那老和尚的儿子......
这些大臣,是不是都听见了?
前所未有的恐惧在宋瑜心里升起。
他登基以来,第一次出现了不知所措的情况。
又有一个人从门外走进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
“皇兄,哦,不,应该说,来历不明的野种,你在这皇位上,坐得够久了。我身为北渊正统皇室血脉,理当为北渊宋家,清理了你!”战王厉声道。
礼部尚书附和道:“非皇室血脉,居然鸠占鹊巢,做了这么久皇帝,真是岂有此理!今日理当诛杀此贼!”
宋瑜急忙开口道:“不,不是这样的!你们给朕下了迷幻药,让朕意识不清,才说出这些话来!朕怎会不是北渊皇室血脉!”
战王冷笑着:“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他吩咐道:“来人,拿针和水来!今日就要当着群臣的面,滴血验亲,让所有人看看,你是这老和尚的儿子不是!”
话音一落,就有人端了一碗水。
两个黑衣人将宋瑜押起来,一个人抓着宋瑜的手指,用针刺破,滴了一滴血在碗里。
又有人刺破法光的手指,同样滴了滴血。
法光的神色倒是比较淡然。
一个黑衣人将碗端在手里,所有人伸着脖子,看碗里的血是否相融。
碗中的血像两条浅红色的丝带,相互交汇,最后融为一体。
宋瑜目眦欲裂地看着碗中的血,最后认命地闭上眼睛。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老和尚,居然还活着!
母后误他啊!
群臣面面相觑,他们也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阵仗。
他们来了皇家寺庙之后,应礼部的安排,在旁边的房间歇息,然后,就清晰地听见了隔壁的对话。
之后又被人带到这里,见证了一场滴血验亲。
战王对群臣说:“你们都看见了,宋瑜是这和尚的儿子!根本就不是我皇室血脉!”
群臣鸦雀无声。
宋瑜的脸色惨白如纸。
丞相金启东,战王的前岳父,之前因为女儿之死的事情,和战王不和。
战王今日兵变,若是成功,势必会诛杀自己。
于是开口道:“滴血认亲之说,并不可信!皇室血脉,哪有那么容易被混淆!我看就是你自己想当皇上,所以想出来的方法!”
金启东梗着脖子,声音微微颤抖。
战王看着他,眼神中杀意骤起,电光火石之间,他拔出腰间的佩剑,朝金启东的脖子划去。
金启东的瞳孔剧烈地收缩,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颈间出现了一道细长的血痕,鲜血从伤口处喷涌而出。
金启东直挺挺地倒在地上,咽了气。
群臣看着堂堂丞相金启东就这样死了,纷纷倒吸一口冷气,没有人敢再说什么。
战王提着滴血的剑,缓缓走到宋瑜面前,人群自动给他让出一条道路。
战王的脸上还溅着血,面貌仿佛地狱里爬出来的修罗。所有人屏息看着他,都不敢说话。
他走到宋瑜面前。
宋瑜心里的惊恐已经褪去,换上了不甘。
“朕苦心经营这么多年,竟然今天会栽在这里。”
战王冷笑,“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你用起来倒是心安理得。”
随后手起剑落,宋瑜的颈部血如井喷。血液溅满了战王的全身。
浑身浴血的战王,目光睥睨,扫视群臣,“混淆皇室血脉的贼人,已经被本王诛杀。尔等,可有异议?”
群臣都低着头,沉默着,没有敢说话的。
过了一会儿,礼部尚书才说:“我等并无异议!”
“如今贼人已死,先帝之子,封王者,只有殿下一人,殿下又为北渊立下汗马功劳,依臣之见,不如这皇位由殿下来坐!”礼部尚书继续说道。
群臣鸦雀无声。
过了半晌,又有一人轻声附和道:“臣附议。”
随后又有一人说:“臣附议。”
“臣附议......”
这些大臣,思来想去,觉得能继承皇位的,也只有战王了,于是纷纷附议。
战王开口道:“既然如此,那朕,便将这龙椅,坐上一坐!”
画面就这样结束了。
所有人都沉浸在震惊中,久久不能自拔。
他们就这样,见证了北渊政局的变化。
见证了北渊战王发动宫变,杀了宋瑜,自己称帝。
皇上心里也长舒了一口气。
太好了,北渊的麻烦,终于解决了。
大尧以后,定然会越来越好了。
退朝后,几个大臣结伴同行,随口聊着天。
顾丞相开口道:“北渊的天,就这样变了。战王虽然会打仗,可是他并不希望和大尧兵戎相见,估计很快两国就能和平了。”
孟兴邦说道:“是啊,真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内,西炎的麻烦解决了,前朝余孽的麻烦解决了,连北渊的麻烦,也解决了。”
没有人说,这些麻烦是怎么解决的。
可是,所有人心里,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人。
沈碧落。
公主殿下,果真是大尧祥瑞啊。
有她在,国泰民安,大尧的敌人要么溃败,要么化敌为友。
群臣也不敢有二心,都兢兢业业地上朝。
从此之后,大尧定然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
感谢Gr.330打赏的灵感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