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希望之光
事情的转机是下午的斥候传递而来的消息,有关两个方面的。
第一个便是老龙城出兵了,五千人的烈火骑和两千的狼骑沿着他们迁徙撤离的道路追了过来,而另外老龙城驻扎的十万部队留下两万驻守老龙城,而其余的七万大军开拔,朝着新余国腹地而去。
第一个算得上是半好半坏的消息,因为老龙城的守军离开,减少了他们的压力,逼急了或许可以图谋老龙城,而且追兵并不算太多,因为山里路难行,除了弓弩和刀剑之外任何的大型器械都很难运输,所以大杀伤力的军械应该很少。
这也从而给了他们机会,若是有合适的时机和地点,或许可以拿下这一部分人,在加上沿途破坏他们走过的道路会拖延他们行军的速度,虽说不至于向他们这么慢,但也不会太快,给了他们缓冲的时间。
第二个消息,算是真的让他们看到了一丝希望。
距离老龙城失守第十日,霸国大军挟持新余国刚刚登基的新王王新一路逼开城关,抵达建业城,没有遇到丝毫的反抗,从而也保证了老百姓免于刀兵。
但是分别驻守于西北困龙关,黄沙城和黄沙关左卫军老将左孝堂,死守西进黄沙原的黄沙关不投降,同时发出檄文,细数二王子的各种罪名,为子不孝亲手弑父、为臣不忠弑君篡位,为王不仁不义让百姓处于水火之中。
同时北卫军原新余国王室支脉的王阳志,原本是老王的远房亲戚,虽然血脉淡薄,但是老王依旧感念王室血脉稀薄封他们世袭将军镇守北叶城,东方天安城的右卫军聂擘二人再得知王新篡位后倒是没什么动作,直到霸国军队攻陷了新余国之后,以王新的命令和霸国军令命令两人开关投降,但是都被两人严词拒绝,以同样的罪名发出檄文让天下投降的士兵反正,誓死守卫新余国最后的三处平原。
于是便有了老龙城驻扎的大军继续进军的一幕,毕竟宇文拓带过去的军力沿途镇守城镇和关隘所剩不多,达到建业城只有五万的兵力,要同时攻打这三处关隘很难。
左右卫军、加上北卫军兵力达到三十万,据险而守绝不是王新手下那些刚成立的虎军能够相比的。在宇文拓看来新余国最强的兵力不是黑龙军也不是王新的虎军,而是这三处镇守了边关几百年,将澜沧山和荒原之中的流寇土匪、妖兽挡在境外的卫军。
虽说新余国看似扼守南北商道要冲,富得流油,将将士们都养的大腹便便,但是这三只军队却依旧在强大的利益冲击之中保持了一定的战力,就足以见到这三位守将比起黑龙军和虎骑还要强大。
听到这个消息的王余和;刘黑龙仿佛看到了希望,因为三方发出的檄文最后都昭告天下,他王余才是新余正统,支持他登基为王共抗霸国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