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何时称呼其名?何时称呼其字?
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我们在看古装电视剧时,比如最近很火的《陈情令》,都会听到里面的角色在称呼对方的姓名时,一会儿叫对方的名,一会儿叫对方的姓。比如今年夏季大火的古装仙侠剧《陈情令》,其中大部分配角都是称主角为魏无羡,只有少部分的角色比如蓝忘机,会叫主角为魏婴。
所以,相信很多观众在看古装剧时都容易一头雾水,为什么有的人是直接叫名,有的人却是叫字?到底什么情况需要叫对方的名,什么情况需要叫对方的字呢?其实在古代,关于人的名和字,还是大有讲究的。
在古代,人们是很重视礼仪的。礼仪中包括了平辈间的礼仪、晚辈对长辈的礼仪、下级对上级的礼仪等,关于名和字的礼仪,古书《礼记·曲礼》有云:“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意思是不管男女,到了成年都要取字,取字是为了让他人尊重自己,供他人称呼。
所以在中国传统礼仪中,一般都称呼对方的字,尤其是叫上级和长辈时,都是称字不呼名,否则极易触犯忌讳,是大不敬的意思;名通常只能由长辈或非常亲密的同辈才能称呼。由此大家可见,字就像展露的外衣裳,是给人欣赏和称赞的;而名就像隐私的内衣裳,只有关系亲密的人才能触碰。
原标题:古代何时称呼其名?何时称呼其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