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昔因为家人而拒绝了太子,家逢巨变藏匿身份只为救出父亲兄长,说明身份只会带来隐患,所以她为说,太子另娶他人,太子妃善良,和太子相处和睦,本就是不可能无法回应的感情,陆文昔何必坦白身份添堵呢,她一心只想救出家人远离是非,奈何不随人愿,亲人在快要得救的那一刻被人害死,这时候的她更不会说,凶手是太子岳父,是她敬重的太子妃的父亲,如何开口?最后太子妃死了,她成了嫌疑犯,她如果说自己是陆文昔就会牵连到太子,她不想,所以被严刑逼供也不曾说。
陆文昔没有救太子妃就被骂了,毕竟太子妃对陆文昔还不错,同时人家腹中还有胎儿,但其实陆文昔并未做错了什么。太子妃是陆文昔的杀父仇人的女儿,在选择六郎和太子妃的时候,六郎让陆文昔想到了自己的弟弟(女主唯一的亲人),所以她选择了六郎,虽然也有私心,但这种私心绝不是害人之心,无论选择就谁,都有道理,也都会内疚,没有对错之分,陆文昔不救太子妃是能理解,何况她第一反应还是救人。
陆文昔一家人都死绝了,还在乎自己的命吗?就不允许陆文昔豁出去不管不顾,不要用普通奴婢的想法去思考一个家破人亡的人,她就是一刀捅死太子妃我都能理解,当时陆文昔在那么慌乱的环境中来不及做决定,又恍惚之间看到六郎就是看到了弟弟,所以本能的出于对家人的保护而已吧,也别太较真这个。
而且一个人再聪明都抵抗不了情绪的起伏,有时候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导致自己做了一些事情是很正常的,哪里就崩塌了,陆文昔入东宫一直处在一种希望的状态,尽管很渺茫,但是最后这个希望也破灭了,你看爱的男人差点搞死自己,和太子妃恩恩爱爱,自己老爹哥哥又死了,这个时候新仇旧恨什么负面情绪都上来了,加上又想起了弟弟,陆文昔很难理智,做成一些失控的决定我认为正常。
《鹤唳华亭》中陆文昔在经历了太子妃被毒杀,自己被皇帝强行定罪后,暂时不会和太子坦白自己的身份了,以前因为有太子妃不能说, 后来太子妃死了自己的身份是嫌疑人还是不能说, 现在嫌疑已经摆脱了,太子在宗正寺里够苦的了,那么为什么女主还是不能告诉太子自己是谁呢?
摆在陆文昔面前的事实是,案子还没结束,皇帝在为太子妃之死找替罪羊。现在说了,阿昔就有了动手的动机了,直接证据有,动机也有,证据链完整,太子也不会相信她,就真的凉了,皇帝要一个给贵妃背锅的人,皇帝升贵妃为皇后了,不会让她有污点,阿昔是这个最佳背锅人选,如果跳了身份,那就是完美的背锅身份。
而且她和太子的关系就有了不可解开的芥蒂了,她的身份横亘在太子妃和太子感情之间,太子妃的死她也了有说不清的关系,理性上无罪,感性上却很难接受。这应该是最轻微的原因。再者阿昔的父兄都没了,这个身份对她来说没有任何作用,说出来徒增烦恼,现在这种情况下一切都可以接受,都还有反转的余地,为什么要说呢?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身份露了,在宫里留不下来,为父兄报仇也成了几近不可能的事情。
《鹤唳华亭》中皇帝在处理太子妃被毒杀案件时,过于偏袒贵妃,打击太子,其实不仅仅是为了压制太子,用齐王来和太子抗衡,毕竟太子舅舅顾思林重掌军权后,越发的拥兵自重了,但是在这次事件中,皇帝不不能忍的是,太子因为一个宫女和自己顶撞起来。
其实皇帝根本不在乎贵妃,贵妃和齐王也只是他用来打压太子的棋子。皇帝说不能容皇后德有瑕疵所以要杀阿昔,我感觉只是借口。太子能为了这个宫人和自己闹到这个地步,有一部分嫉妒的原因在,舅舅卢尚书都比他重要现在是一个宫女竟然也比他重要。竟然让太子能正面和自己刚到这个地步。你们记得冠礼案时太子也是为了平息风波让一个“宫女”被五马分尸顶了罪的呀。这次就不行!这次竟然一个“宫女”都比自己重要了,皇帝这是“吃醋”了啊!
原标题:陆文昔为什么不坦白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