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17岁,对生活对未来怀着无限美好的期望,渴望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看看家乡以外的世界有多广阔。我姐路过北京办理签证,一个人闲着无聊,让我去找她顺便感受一下北京的风土人情。
....当时的我体质很弱,尽管不想出门但拗不过她的请求还是去了。收拾完行李之后便踏上了旅途,因为不了解北京的气候,误以为和山西一般狂沙漫天、大风四起,于是带了一身长袖长裤,穿的也是长袖。去了以后才知道自己的选择有多错,北京热得喘不过气来,我只能借穿姐的衣服,带着她的墨镜。
北京于我而言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而且因为是首都的缘故,对她一直怀着深深的敬畏感,感觉这座经历了千百年沧桑的老城,分外恢弘却有一种很强的距离感,只可远观。
我缓步前行,渐渐被眼前的红墙高瓦,扑面而来的古味气息所打动。尽管经过现代文化的淘洗与熏染,北京的古文化表现得不明显了。
从民国文人汪曾祺萧乾等人的笔下,依稀可以构建出北京往昔的精神面貌。我的脑海里拼凑出老北京的画面长卷。清晨时分,忙碌的一天开始了,卖糖人糖葫芦的小贩,走街串巷地吆喝,主打卤煮豆汁的早餐铺散发出迷人的香味,赶早上班的教书先生或者人力车夫坐在木长椅上大快朵颐,,有时还会拿起手中的长烟杆吞云吐雾,兀自沉醉。
传闻中的太太客厅设在一处幽静的角落,举足轻重的才女林徽因正倚靠在沙发上妙语连珠,银铃般的笑声随意洒落,面颊的笑靥盛满了甜美的波浪,徐志摩拍手称赞,以一首近来的诗作加以附和,其他名士不赞同她观点的,便充分发挥三寸不烂之舌的长处,巧妙地展开辩论,上到天文地理,下到世俗百态无所不谈,古今中外均有所涉猎,擅长评论时事的林语堂收获不少,似乎可以再着手写篇议论文章了。
此时的陆小曼大概低垂眼脸,坐在宽大的书桌前书写蝇头小楷,宛然一笑惊艳了时光,她所手绘的山水画悬挂在墙壁上,为静谧的书房平添了飘逸淡泊的气息。大才子沈从文频频写情书追爱张兆和,尽管屡次被拒仍然改变不了他为爱义无反顾的决心。胡适刚上完大学课程,回到家中迎接他的除了热气腾腾的饭菜,还有关上房门无法隔绝的麻将声。
..面对眼前的北京天安门及人民英雄纪念碑,我又想到了阅兵仪式盛大庄严的场面,一群群军人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意态昂扬地前进,他们或年轻或成熟的面庞英俊而满怀自信,残酷的训练磨灭不了坚强的意志,反倒培养出一批守卫国家的精英战士,时刻准备投入战争,牺牲自己的生命在所不惜。
而此时守候在这片净土的是一批怂恿照相或宣传景点的,我一一回绝,但是后来转念一想好不容易来一趟不如留个纪念,我姐穿着艳丽的红裙已经摆好了姿势,咔嚓一声最美的样子定格在相片上。而被病魔折磨的我苍白着脸,强打起精神冷着脸照了一张,当时的自己好像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所有的事情不尽人意,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绝望是一种什么滋味,可惜那时没有机会去海边漫步,多么希望轻微的风带走心底潜伏的忧伤。
还是言归正传吧,下午去故宫了,沉浮跌宕几千年,皇帝后妃居住的地方,国家大事在此刻我在的金銮殿上一一决断,风云变幻,杀人不见血。长春宫等大殿变成可怕的怪兽,吞没毁掉了嫔妃宫女的纯真和青春年华。当时并未播出延禧宫略,何人能想到曾经温柔贤良的魏妃会一举成为把持朝政的太后呢?
对魏璎珞在《延禧攻略》的戏份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她为不愿欺瞒自己的内心,为了当时心中至爱甘愿违拗九五之尊,冒着漫天风雪跪行,她为心中挚爱能做到如此程度,也是一个相当重情的女子,聆听雪花落下的声音,一步步前行,尽管路途艰难无比,仍旧改变不了为爱坚持的决心。
....后来去看圆明园---传说中的销金窟,当日的盛景已不可见,只见亭台楼阁及小桥流水,荷花挤挤挨挨开满了池塘,此时下场雨,会更加浸润花瓣的容颜吧。当然去大水法遗址看了,断壁残垣营造出一种悲伤的氛围,大火焚烧后留存的这些纪念,震撼国人的心灵,我们更要奋发图强,团结一致为守卫国土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人工重建后的颐和园的风景还是不错的,有皇家气派,由于天长日久,记忆不清不再详细描述了。爬长城的计划临时取消,因为家中有急事需要处理,买好机票打算返航,坐上飞机的那一刻,真的依依不舍,难得出远门,在旅行的过程中释放了积攒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