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识
我和李同班了两年半,但直到第一个半年的末尾,我才真正开始认识他。
那时的我因为成绩好当了班长,但并不为大多数人所喜欢,因此比较自卑多虑,平时不爱说话,整个人畏畏缩缩。他成绩在年级第十名左右,普普通通,我们原本毫无交集。
学期末,考试前的最后一节课,我和英语老师起了冲突,他罚我到教室后面站着,我一边委屈地哭着,一边写罚抄的内容。他恰好坐在最后一排,看我哭的伤心,递给我一包纸巾,写纸条安慰我,还和他的同桌开玩笑逗我开心。那是我第一次认真审视这个人,他,很好,很暖心。
(二)燃起
第二个学期,老师把我们俩安排成前后桌,每天我们有很多的时间相处,很快,我们就混的很熟了,我也渐渐调整好自己,在班里很得人心,性格也变得开朗。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
我们经常一起讨论数学题(多半是他在教我),一起聊天,一起开玩笑,他被别人恶作剧,我会在旁边笑得前仰后合。
由于我们俩的亲近,慢慢地就有一些流言蜚语,说我们俩在一起了。本来我对他没往这方面想过,但流言反而使我认清了自己对他的感情—我就是喜欢他。他虽然不曾对我表达爱意,但他的好兄弟们时常在我面前故意提及感情的事,说让他抓紧,不要错过机会,他并不否认,只是笑笑。那时,我以为,他是喜欢我的。
时光飞逝,我们俩一起成长,他蜕变了。他变成了万人迷——成绩优异,家境优越,性格很好,乐于助人,感情专注。我却还是那个我。
(三)隔阂
那年,学校组织一次到南京的参观活动。我和李还有另外5个人组团去的。那天中午放学,他妈妈便来接我们到他家。前一天还被同学们开玩笑“要见家长”的我美滋滋的,见了他父母,吃了顿饭,就跟着他去了南京。他提前规划好了游玩路线,订好了酒店。他一向是个很让人安心的人,和他在一起不需要担心任何事情。
在参观时,一切都还好,但是回来的路上便出了问题。我在南京没有和他们一起住酒店,而是住在了我阿姨家里。于是从南京回去的时候,他们直接从学校出发去车站,我去阿姨家拿一下行李再去车站。本来跟他说好让他等我一下,结果他们却买好票先走了。
那时,我觉得我的世界都塌了,天快黑了,又下起了雨,我却一个人被留在了北京,我要自己一个人坐车回家,从来没有单独出过远门的我被恐惧所笼罩。偏偏这时一个跟我们同行的女生给我打电话,用嘲讽的语气跟我描述他们是怎么把我抛下的。我第一次这么厌恶一个人,连带着也厌恶他。
这期间,我父亲母亲阿姨,他们不断地打电话给我,想要让我不那么害怕,顺便确保我的安全。可是在车上,我却看到了同行的方同学,他因为买错了票,也没能和他们一起走。看到他我就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我说着说着就不争气地留下了眼泪,他便安慰我。两个小时的车程,他和我说了很多,很多他是如何被欺负被针对的,还尤其提到了李欺负他很多。我便越发觉得和方同学同病相怜,对李的厌恶也越发强烈。
下车之后,天已经很黑了,雨还在下。方同学很贴心地打了车,带我去吃饭,然后一起回了学校。
就这样,我们都回到了学校。我以为李会对我有所歉疚,有所解释,但是,他竟然什么反应也没有。我便跟他冷战,同时找别人暗示他我为什么生气。但他仍然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依旧想像以前那样相处。我心里的疙瘩解不开,于是便继续冷战。
这一冷战便是一年。期间,班主任排座位时把我们分开了,他仍旧对我很好很热情,我却几乎不给他好脸。
(四)分离
也许是他把我感化了吧,我慢慢回忆起那件事。在铺天盖地的恐惧中,我忽略了他给我打电话,问我有没有坐上车,有没有看见方同学,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算好了时间,赶在我刚好发车时打电话给我;我忽略了在我和方同学下车之后准备去吃饭时,他给刘打电话,询问我的情况,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去吃饭。其实,打心眼里,我已经原谅了他。
我自己想通了,想要和他重新开始。但这时,我已经淘汰出局了,他有了女朋友,还对外公布了。我从别人口中得知,他对她很好,会给她买小礼物偷偷塞到她书包里。我从没见过他对一个女生这么好,原来,不是我们一直在暧昧,而是他只把我当朋友。真正遇到他喜欢的那个人,他也会开心地把她介绍给大家,也会用心博得她的笑容。
我放弃了,我选择远远地祝福他。转眼高考来临,他并没有像老师们期望的那样考上北大,我因为种种原因也没有发挥好。最后,我们上了同一所大学。
现在,我给他发信息,他依然会秒回,我的请求,他都会答应,在食堂里遇见,他总会热络地喊着他对我独特的昵称。
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他,我曾经有多么多么喜欢他,也许,做普通朋友,就是我们之间最好的结果。
很久以后,回首往事,才发现当初的自己有多么作,也偶尔会幻想,如果当初跟他们一起去住酒店,一起回去,最后我和他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如果我当初不和他冷战,我们现在又会是怎样呢。
但是,错过便是错过,无可挽回。
时至今日,我依然单身,因为在他之后,我已经很久没有心动的感觉了。
我喜欢你,但也仅仅止步于是喜欢了,所有爱意,止于唇齿,掩于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