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代垫运费的节税筹划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企业管理出版社《新编增值税实务操作与纳税节税手册》第358页(2212字)
政策指南
《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六条和《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二条规定,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价外费用是指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延期付款利息)、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凡价外费用,无论其会计制度如何核算,均应并入销售额计算应纳税额。但符合条件的代垫运费不包括在销售额中。代垫运费应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承运部门的运费发票开具给买方;二是卖方将发票转交给买方。
基本案情
2005年初,税务机关在税收检查中发现,某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4年度在销售货物时,每次都开具两张发票同购买方结算应收货款,一张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另一张是运费发票。该厂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符合国税部门的规定;对开具的运费发票,做了以下账务处理:计入购货方的应收账款,明细账上注明“代收款项”,并按规定的比例代扣了营业税等有关地方税费,余下的款项准备分批、分次付给承运单位。
截至2004年底,该厂共收取运费代收款项1185600元,扣除代扣的税费80621元,余下的代收款项为1104979元,该厂付给承运单位863136元,其余的241843元,该厂没有支付给购货方。
很显然,根据上述法规,该厂收取的款项不符合代垫运费的条件。因为代垫运费是销售单位在销售货物时必须先拿出资金支付给承运单位,然后才向购货方收取这笔款项,并且由承运单位直接开具发票由销货方转给购货方。该厂收取的费用应属于价外费用中的“代收款项”,应合并在销售额中缴纳增值税。
对此,国税部门对该厂作出处理决定:认定该厂收取的代收款项属于增值税范畴的价外费用,应补缴增值税172266.67元;认定该厂行为属于偷税,处以少缴增值税税款50%的罚款,补税罚款共计258400元,并按规定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节税分析
上面的案例告诉我们,应该用合法的手段来降低企业税负。按照上述案例中的该厂对运费的处理方法,违反了增值税的有关规定,最终受到严重的处罚,真是得不偿失。
在实际操作中,对运费的处理有许多方法,其中有不少违反规定的,也有不少合理合法的。现在给读者介绍几种方案,让读者知道哪些方案不应该采纳,哪些方案可以采纳。
方案一:就是上述案例中该厂2004年度的做法。结果是企业构成偷税,补税罚款共计258400元。而且该厂开具的运费发票因为不是运输单位开具的,购货方取得的这些普通发票不符合税法的规定,不能抵扣,导致“两败俱伤”。
方案二:就是销货方企业用自己的车辆送货,把取得的送货运费当做价外费用,直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给购货方。这种方案销货方要多缴纳增值税。上述案例中的该厂如果采取这种方式,要多缴纳172266.67元增值税。好处是购货方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申报抵扣增值税,购货方为此少缴的增值税正是销货方多缴的172266.67元。这样购货方很可能在价格上给予销售方一定的补贴和优惠,但会涉及其他税收问题。
方案三:采取代垫运费的方式。假设上述案例中的该厂不考虑销货运费,在销售货物时直接委托运输单位运输,让运输单位直接开具发票给购货单位,先由本厂付给承运单位运输费,然后再由本厂向购货单位收取运费。这种方案下,该厂收取的运费不纳增值税,因此当年可少缴增值税172266.67元。同时由于购货方取得的运费发票符合国家税法规定,还可以向税务机关申报抵扣进项税。
方案四:如果上述案例中的该厂为了规避三角债,也可这样处理:首先向承运单位支付运费,承运单位开具运输发票,然后该厂把运费当做价外费用再向购货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直接向国税部门申报缴纳增值税。这样该厂当年度虽说是多提了172266.67元的销项税额,但可以抵扣82992元(1185600×7%)的增值税,实际上只是多缴了89274.67元的增值税。购货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还可以申报抵扣,在货物价格上也很可能给本厂一定的补贴和优惠。
节税结果
第一、第二种方案当然不可取。对于第三种方案,如果购货方能及时付款,收回货款无大风险,这种方案最佳;换言之,如果购货方不能及时付款、收取货款有很大的风险性,这时候可用第四种方案。好处是即使购货方不能及时付款,资金回收困难,对方占用资金时间长,本厂当年还可以直接抵扣运费进项税额82992元,给企业挤出一定的资金进行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