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骨伤科手册

胫腓骨骨折

书籍:骨伤科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医古籍出版社《骨伤科手册》第240页(1932字)

胫腓骨骨折在四肢骨折中最为常见。其中胫腓骨干骨折最多,其次为胫骨干骨折,而单独腓骨干骨折最少见。由于小腿病理生理特点特殊,如处理不当,容易出现骨筋膜间隔综合征、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并发症。

【病因病理】

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均可造成胫腓骨骨折。

直接暴力如来自外侧或前外侧的重物打击、踢伤、撞伤或压砸伤等。骨折多呈横断型或短斜型,亦可能为粉碎型。胫腓骨两骨折线都在同一水平,且常在暴力作用侧有一三角形碎骨片。因胫骨位于皮下,开放性骨折比较多见。

间接暴力所致者,如高处坠落、扭伤、摔伤等。骨折以斜面和螺旋形最多见,腓骨的骨折线较胫骨骨折线为高。

暴力的方向、肌肉收缩、小腿及足部的重力是造成骨折移位的主要因素。来自外侧的暴力使骨折向内成角,肌肉的收缩可使两骨折端重叠,小腿的重力使骨折向后成角,足部重力使骨折远端向外旋转。

由于小腿深筋膜甚为坚厚、致密,胫骨骨折时可造成小腿间隔区内肿胀,组织压力增高,发生血液循环特别是肌肉内微循环障碍,形成筋膜间隔综合征。

胫骨的营养血管孔位于骨干后上方,而骨干的下方又缺乏肌肉附着,血运较差。当骨折发生在骨干下部时,因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易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诊断】

1.症状:外伤后局部肿胀、疼痛和功能丧失。

2.体征:局部压痛,可有骨擦音和异常活动。移位严重者,可有肢体短缩、成角及足外旋畸形。此外,要注意检查足部运动、感觉及末梢血运情况,以确认是否有血管、神经损伤及筋膜间隔综合征形成的可能。

3.影像学检查:正、侧位X线片可明确骨折部位、类型及移位方向。因胫腓骨的骨折线往往不在同一平面,拍片应包括小腿全长,以免漏诊。

【治疗】

胫腓骨骨折治疗的目的是纠正断端短缩、成角与旋转移位,恢复下肢的长度和力线,重新恢复患肢的负重功能。如有严重早期合并症,如休克、筋膜间隔综合征、神经血管损伤等,应主要处理合并症,骨折仅做暂时性固定,待合并症好转后,再重点处理骨折。

(一)非手术治疗

1.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裂纹骨折或无移位骨折,可单纯以小夹板或石膏固定。有移位的稳定性骨折,先行手法以牵引、端提、分骨挤按、摇摆等进行复位。复位后采用夹板固定者,应在外侧及内侧放置纸压垫以防止胫骨向内成角,上1/3骨折予超膝夹板固定,中段骨折予胫腓骨干夹板固定,下1/3骨折予超踝夹板固定。石膏固定则根据骨折部位及类型而选用长腿及短腿或“U”型石膏固定。固定期间应注意夹板布带松紧度的调节及石膏松紧度情况,并进行功能锻炼。

2.外固定器疗法:目前使用的外固定器类型较多,其操作也较为简便,固定可靠。适用于不稳定型胫腓骨骨折、开放骨折及陈旧性骨折等。

(二)手术治疗

对于闭合复位失败的骨折,以及合并神经血管损伤的骨折,可进行手术治疗。切开复位时,应注意勿过多剥离骨膜,以免进一步破坏骨折端的血运而影响骨折愈合。

1.螺丝钉固定:适用于不稳定的长斜型骨折或螺旋型骨折。螺丝钉应垂直于骨干纵轴固定,以克服其滑行短缩的趋势。因其无防止其他方式移位的作用,故术后应配合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

2.钢板螺丝钉内固定:适用于短斜型或横断骨折。对蝶形或粉碎型骨折,采用AO接骨板,有加压装备的标准AO接骨板及动力性压缩接骨板,均能达到良好的固定效果。

3.髓内钉内固定:适用于胫骨中段或多段骨折。常用的髓内钉有Ⅴ型钉、梅花钉、内锁钉、Ender弹力钉等。分闭合插钉和开放插钉两种术式。

上一篇:齿状突骨折 下一篇:骨伤科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