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诊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虞张冯中医儿科手册》第13页(2439字)
切诊包括按诊和切脉两大部分。
(一)按诊 即按压、触摸或叩打皮肤、淋巴结、头颈、胸腹、四肢等部位。
1.皮肤与淋巴结 了解皮肤冷、热与汗的情况。肤冷为寒,肤热为热;汗多为表虚,无汗为表实。头部比胸腹、掌心热多属外感;掌心比头部热者,多属阴虚内热。正常颈部两侧可扪及少量绿豆大小淋巴结;若淋巴结如黄豆、蚕豆或更大,多个或成“串”,多属痰核或瘰疬;若伴有红肿,按之疼痛,多属“热毒”或“痰毒”,可见于急性淋巴结炎。
2.头颈部 婴幼儿应检查前囟门大小、凹陷或隆起、压力以及是否闭合。正常前囟于1岁到1岁半闭合。迟闭或大而边缘软者为肾气不足。未闭的正常囟门按之柔软,平坦或稍凹陷。囟门明显凹陷者为虚证,见于久病、泄泻或伤阴;囟门隆起压力高,名“囟填”,多属实热证;囟门不能应期闭合,反宽大,头缝开解,称“解颅”。颈部除应按淋巴结外,还应注意颈部血管是否充盈,甲状腺的大小、形状,以及气管的位置是否居中。
3.按胸部和腹部 胸骨高突多为“鸡胸”。心尖搏动处古称“虚里”,是宗气会聚之处,若搏动太强,或节律不匀,是宗气外泄,属病重;若搏动过速,伴喘急,为宗气不继,属病危。胸胁触及串珠,两肋弓外翻,常见于佝偻病。正常小儿腹部柔软、不胀、不满,按之不痛。腹胀、灼热、硬实多为胃肠滞热,若兼拒按为实邪积结。腹胀叩之如鼓为气滞,叩之浊音,多为虫积、积水或实邪积结。腹稍胀、软、喜按、喜暖,属虚寒,如营养不良。按两胁部肝、脾明显肿大者多属血瘀肝脉或癥积。
4.按四肢 病初起,四肢发凉并喜抱,多为表寒或体质素虚、阳气不足。四肢厥冷(冷过肘膝),体温不升,胸腹凉或冷,多属阳气衰竭,如Ⅲ度营养不良或晚期休克等。
(二)切脉 通常采用寸口诊法,寸口又称脉口或气口,即单独切按桡骨茎突内侧的一段桡动脉的搏动形象,以推测疾病的一种诊法。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图1-2)。以腕后高骨(桡骨茎突)为标记,其内侧的部位为关,关前(腕侧)为寸,关后(肘侧)为尺。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共六部脉。关于寸口六部脏腑分候中,一般认为:左寸候心,右寸候肺,统括胸以上及头部的疾病;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统括膈以下至脐以上部位的疾病;两尺候肾,并包括脐以下至足部疾病。这种寸口脉法的脏腑相应定位,虽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在理论上与应用上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图1-2 寸关尺部位示意图
小儿寸口短,不能容三指,婴幼儿可一指定三关,即医者用示指(食指)或拇指同时按压寸、关、尺三部;年长儿切脉则与成人相似。有人认为小儿气血未充、脉象难凭,对小儿的切脉不够重视。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小儿切脉虽较成人简单一些,但在临床上也是很重要的指标:可依据浮沉分表里,迟数辨寒热,强(有力)弱(无力)定虚实。特别是病情危重者应注意脉搏强弱,如脉虚弱无力或扪不清,且四肢较凉者,应考虑有发生休克的可能。
由于婴幼儿在诊病时不易合作,每因恐惧哭闹不安,而使脉搏的迟数变化较大,故一般常在小儿安静或睡时切脉。切脉时间一般不少于1分钟。
正常小儿脉搏次数比成人快。根据原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编写的《儿科临床心电图》报告,正常各年龄窦性心律的频率范围是:新生儿每分钟110~150次;2岁左右每分钟85~125次;4岁左右每分钟75~115次;6岁左右每分钟65~105次;8岁以上每分钟60~100次。他们认为,小儿心率超过该年龄正常范围上限者,为窦性心动过速;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者,为窦性心动过缓。按照以上标准,我们认为,小儿脉搏超过上述心率上限者为数脉;低于下限者为迟脉。若按成人正常呼吸定息测定迟数,正常小儿1~2岁每息5~7至;5岁左右每息4~6至;10岁以上可按成人标准(平脉每息4至,迟脉每息不足4至,数脉每息5至以上)。若快于该年龄正常标准上限者,可称数脉;若慢于该年龄正常标准下限者,可称迟脉。
此外,小儿心气虚或心阳虚可出现结、代脉,腹痛、惊风可出现弦脉,痰涎壅盛、热证积滞可出现滑脉,发热亢盛可出现洪脉,浮肿或湿邪内蕴可出现沉脉或濡脉等。在病情危重,脉证不符的患儿,常需舍脉从证,如重度贫血患儿,有时脉滑数有力似实证,但事实应属气血两虚的重证。
近代对脉象的客观化研究,主要是在总结中医切脉经验和研究中医脉象理论的基础上,设计和研制了测录脉象的仪器,从而为建立脉象图谱,进行脉象的机制探讨和临床研究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目前用脉象记录仪可以直接测绘脉搏搏动的轨迹,此种轨迹被称为脉波图(脉图)。脉图可以直观地、真实地表述脉象的部分特征,虽然尚不能完成等价于指下的脉象,但已能反映常见脉象的基本特征,通过观察脉图参数的变化,可以探讨研究其相应的生理病理意义,以期指导临床诊断(辨证)与用药。为了验证脉图与切脉指感的关系,现已研制了脉象模拟装置,在脉象模拟装置上可以实现脉象信息的重演,并由此可验证脉图形态与脉象指感的一致性。目前初步证实了脉象形成的主要力学基础是脉管内压力的变化,而心泵、血管、血液和血管周围组织的功能状态,也直接影响脉象的形态。随着此项研究的深入,中医切脉在四诊中客观化表述将更加具体与“可见”,特别对小儿疾病的辨证与施治,将更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