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方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虞张冯中医儿科手册》第42页(1809字)

小儿内服中药治疗的方法(内治法)与成人大体相同,分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

(一)汗法 亦称解表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和气血、宣发肺气,以促进发汗,使邪气随汗而解的治法。主治各种表证,可缓解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鼻塞流涕、苔薄脉浮诸证。

(二)吐法 又称涌吐法。是指通过呕吐以祛除上焦有形实邪的治法。古代常用于祛邪。此法易伤胃气,对体弱、小儿用之应慎。

(三)下法 又称泻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将宿食、积滞、积水、瘀血、痰结等有形实邪从下窍排出体外的方法。其主要功能是泻下通便,主治宿食、积滞壅结胃肠,症见大便秘结、脘腹胀满硬痛等。有人提出,下法能排出废物、毒物、发热物质、水分及过剩之营养,故具解毒、调节体温、调节体液、维持物质热量的作用,是用于扁桃体炎、肺炎、肝炎、肥胖症、高血压、精神病、食欲不佳等凡见阳明腑实证的极为重要的治疗方法。

(四)和法 又称和解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作用,祛除病邪,调整脏腑功能的治法。现代名医蒲辅周称:“寒热并用,补泻合剂,表里双解,苦辛分消,调和气血,皆为和解。”和法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作用和缓,凡病邪并不盛,正气却不强时,最宜用于较复杂的病证。笔者认为,人以和为贵,法以和为妙。

(五)温法 又称温里法。是通过温里、散寒、回阳、通脉等作用,以祛除里寒证的治法。它具有温散寒邪,扶助人体阳气的作用。温法的药理作用主要是:能兴奋神经中枢,兴奋胃肠,促进其蠕动,具强心、镇静、抗菌消炎、扩张血管、祛痰、止呕等作用。

(六)清法 又称清热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温热火毒之邪的方法。它专为里热证而设。实践证明,清法在治疗某些急性传染病、炎症性疾病、恶性肿瘤等方面有较明显的效果。

(七)补法 又称补益法。是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主治各种虚证的方法。补法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气血双补、阴阳并补等类别。补法在运用时,一般以气、血、阴、阳分补为纲,五脏分补为目。如补阳方专治阳虚证,若脾阳虚宜温补(运)脾阳,肾阳虚则应温补肾阳或温补命火。两种形式配合应用,才能纲举目张。

(八)消法 含有消导、消散、消磨、消除之义。现代名医任应秋称:“就其实而言,凡病邪有所结、有所滞、有所停留、有所瘀郁,无论其为在脏、在腑、在气、在经络、在膜原,用种种方法使其消散于无形,皆为消法,或名为消导。”消法包括消食、行气、活血、祛湿、祛痰诸法。

总之,对以上八法,在临床应用时均应注意不可太过或不及。蒲辅周的经验是:“汗而勿伤、下而勿损、温而勿燥、寒而勿凝、消而勿伐、补而勿滞、和而勿泛、吐而勿缓,诸法的运用,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治疗原则。”

由于小儿“脾常不足”,吐法少用。里实热证虽常需兼用下法,但易虚易实之婴幼儿也应慎用。小儿外感病多见,故汗法、清法与和法常用;小儿食滞、气滞等多见,消法也常用,并多与上述汗、清、和法合用。小儿患病后“易虚”,补法亦多用,尤其是补气、补血等;小儿阳虚之证候较少见,故温法相对地较少应用。儿科除运用内治法外,亦常用外治法(如熏洗、涂敷、薄贴、热熨、气雾、滴鼻、敷脐、灌塞、佩戴等)、推拿疗法、针灸疗法、割治疗法及爆灯火疗法等。

此外,近年来应用现代医学方法研究中草药作用的报道较多。因此,儿科临床治疗除按照上述八法进行治疗外,还应参考近代的药理研究成果而选用药物与组方。如对小儿肾病综合征,应注意选用能消除蛋白尿、血尿与具有调节免疫作用的中药;对过敏性紫癜应选用具抗过敏作用的止血药;对白血病选用有抗癌、升血小板等作用的药物;对病毒或细菌感染选用有针对性抗病毒或抗菌作用的中草药等,以提高辨证论治的疗效。详见本书第二章常用中草药药理实验研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