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虞张冯中医儿科手册》第217页(2027字)
急性喉炎是喉黏膜的急性炎症,以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临床特征。急性喉炎主要由病毒感染所致病,细菌感染多为继发性。小儿喉腔狭窄,黏膜血管丰富,炎症时易充血水肿而出现喉梗阻。故治疗急性喉炎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宜。慢性喉炎则以病变程度分为单纯性、肥厚性与萎缩性。
急性喉炎在中医学称“暴喑”。多因肺中素有郁热,复加外感风热或风寒,外邪与伏热相搏于喉,致肺失清肃,肺气闭阻而声嘶或失音。慢性喉炎在中医称为“久喑”。常由于急性喉炎反复发作、虚火上炎、热伤肺阴、喉失滋养所致。
【辨证论治】
(一)风热袭喉 本型临床多见。
〔证候〕急起咽喉干燥灼热,异物样感或咽喉疼痛,声音由低沉继而嘶哑或失音,常有阵发性干咳或哮吼样咳嗽(或称犬吠样咳嗽)。常伴有发热恶寒,全身不适。舌质稍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清利咽喉。
〔方药〕银翘散(见第六章上感节)加蝉蜕、马勃、射干、山豆根、胖大海。
〔按语〕银翘散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加马勃、山豆根、胖大海利咽喉及解毒,并清热润肺;蝉蜕散风热、宣肺;射干降火解毒、散血消痰。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银、翘、射、草、牛及银翘散全方有抗流感病毒作用,银、翘、山均有广谱抗菌作用,马勃、桔梗及牛蒡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咳甚者加川贝母。
(二)风寒袭喉 本型较少见。
〔证候〕喉内干痒,声音嘶哑,恶寒。舌苔白。脉浮紧。
〔治法〕祛风散寒,宣肺利喉。
〔方药〕荆防桔甘汤。
【歌诀】 荆防桔甘汤,蝉蜕射干胖,
祛风又散寒,宣肺喉炎良。
〔按语〕本方为我们临证经验方。荆、防辛温解表;桔、甘、胖清利咽喉;射干清咽解毒;蝉蜕疏风宣肺。对风寒声嘶,也可选用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加胖大海。
(三)肺阴不足
〔证候〕声音嘶哑,喉中燥痒,咳嗽无痰。舌质稍红,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养阴润肺,清利咽喉。
〔方药〕养阴清肺汤(见第四章白喉节)白芍改赤芍,土牛膝改川牛膝,加沙参、胖大海。
〔按语〕养阴清肺汤养阴清沛,凉血解毒,清利咽喉,方解见第四章白喉节。方中丹皮、赤芍、牛膝活血化瘀,抗菌消炎,加用沙参润肺止咳、养肺生津;胖大海宣通肺气、清泄肺热。
【单验方】
1.清音片 清凉解热,利咽喉。内含橄榄干、寒水石、大青叶、甘草、薄荷脑、冰片等,1日3次,每次1~2片。
2.胖大海茶 胖大海3~5枚,单用,或加生冬瓜子5~10g,甘草2~3g,煎水代茶。
3.锡类散 消炎解毒。内含牛黄、冰片、青黛、珍珠、象牙屑等。用其粉剂吹喉,1日4~5次。浙江省嘉兴市第二人民医院用此方配合抗生素,治疗20例小儿急性喉炎,全部治愈。
【体会】喉炎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或完全失音,中医认为与肺有关,即“金(肺)实不鸣,金破亦不鸣”,所以治疗要注意宣肺或润肺。急性喉炎属实证,分为风热与风寒两型。寒易化热,故按上述辨证外加用不同剂量的清热、利咽、解毒药。若久病可导致慢性喉炎,则属肺阴虚,应养阴润肺、清利咽喉。如肺虚有热,名老中医秦伯未经验,可用养金汤(沙参、麦冬、生地、知母、桑白皮、杏仁、阿胶、蜂蜜)。胖大海、蝉蜕、马勃、射干等清热利咽喉药物对声音嘶哑均有肯定疗效,久喑可加诃子、五味子。小儿急性喉炎特别是婴幼儿,可引起喉气管支气管炎,使病情加重,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后果,故必须采用中西医两法进行治疗。而一般急、慢性喉炎声音嘶哑,临床常以中医中药治疗为主,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