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用药的药物选择特点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实用儿科药物手册》第3页(3598字)

小儿处在体格和器官功能等各方面不断生长发育的时期,尤其是新生儿。为了适应新的环境需要,在解剖上及生理上都有一系列较迅速和连续的变化,同时对药物的吸收、作用、排泄及对机体的影响均有许多特点,因此应根据儿科的本身特点合理选择药物。

(一)小儿解剖生理特点

首先,小儿时期新陈代谢旺盛,循环时间较短,一般药物在肝、肾功能正常时药物排泄较快。

其次,小儿时期体液占体重的比例较成人大,水、盐转换率较成人快,对水及电解质代谢的调节功能较成人差,易致内环境失衡。对影响水、盐代谢或酸碱平衡的药物特别敏感,且较成人易于中毒。

第三,药物对于发育尚不成熟的器官影响大,如长期使用激素类制剂对体质产生影响;许多中枢性抑制药物对智力有损害;新生儿和未成熟儿肝、肾功能和某些酶系统尚不成熟,对药物特别敏感,像氯霉素致灰婴综合征,退热药和维生素K3易引起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又称核黄疸),链霉素致听神经和前庭功能不可逆损害,青霉素和磺胺发生严重过敏性反应等;婴儿血-脑屏障发育未尽完善,对吗啡类药物也特别敏感,易致呼吸中枢抑制。

(二)儿科药物的相互作用

有关小儿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很少,易被临床所忽略。但是儿科患者与成人一样,同样面临着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危险性,由于儿童对药物的处置与成人不同,其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和程度在小儿和成人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别。产生不良药物相互作用的儿科患者与某些疾病组有一定关系,如哮喘患儿可能较易出现药物的相互作用,因为他们在使用茶碱和有许多相互作用的其他一些药物发生作用;癫癎患儿也容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发生在抗癫癎药物本身之间和抗癫癎药物和其他药物之间;类风湿关节炎和有关疾病患儿可能易发生与用水杨酸盐类和非类固醇抗炎药有关的药物相互作用;接受皮质激素类治疗慢性病的儿童同样容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因为其他药物能改变皮质激素类的处置,皮质激素类的药理效应可改变患儿对其他药物的反应。

(三)小儿药物的不良反应

临床上常用药物都能产生不良反应,没有一种对所有患者都绝对安全的药物,就同一患者而言,没有一种药物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安全的,儿科患者对某一特定药物的不良反应绝大多数与成人相似,只是有时稍有不同和可在较低剂量时产生。广义言之,药物的不良反应可以概括为药物治疗中所产生的一切不良影响,它不仅包括药物的毒副反应,而且包括治疗过程中可望成功却莫名其妙地失败了的情况,但不包括由于有意或意外的药物中毒所产生的毒性反应。

1.药物治疗失败的原因

(1)所用药物的剂量很小,不足以产生治疗效应,如抗癫癎药物剂量有失个体化。

(2)使用药物不当:如使用红霉素治疗流感嗜血杆菌性脑膜炎。

(3)应用相互对抗的药物联合:如普萘洛尔(心得安)与特布他林(叔丁喘宁)联合,阻断了后者的扩支气管作用。

(4)患者不顺应治疗,以致发生严重感染复发的危险,如过早地停止抗生素治疗。

(5)特殊疾病治疗的药物骤停:如抗癫癎药骤停可增加发作频率,甚至出现癫癎持续状态或失神小发作状态;皮质激素骤停可引起急性肾上腺功能减退;可乐定和甲基多巴等降压药骤停可致血压反跳升高;普萘洛尔(心得安)骤停导致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

(6)药物反应的可变性:如各个患者所用剂量按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给药,但药物反应变化多端,与药物代谢灭活或排泄能力不同、机体存在遗传缺陷、对药物具有高度敏感性或某些疾病等因素有关。

2.药物过量

许多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用药过量所致,不同年龄组患者的参考剂量仅仅代表可能产生最佳疗效和最小副作用的平均剂量。用药者应经常监察患者的临床反应,有条件者测定血药浓度,从而调整剂量以达到理想剂量,用药期间还要定期复核患者的情况,以明确环境改变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未变。给药剂量个体化在治疗新生儿和婴幼儿及使用安全幅度窄小的药物时尤为重要,常见安全幅度窄的药物有氨基苷类、呋塞米、强心苷类、茶碱、胰岛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抗癌药、全麻药、神经肌肉阻滞药、抗凝药等。药物过量处方也促使产生不良药物反应,如许多轻微症状不需药物治疗,而患儿或其家长强求医生开药,所以应在开药之前衡量一下可能产生的危险性与可能收到的效果哪个大。

3.新生儿和婴幼儿的脆弱性

新生儿和婴幼儿比儿童和成人更容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与这种对药物作用高度易患性有关的因素包括药物动力学特点、代谢和排泄胆红素的能力降低、红细胞的脆性及发育的影响等,对新生儿和婴幼儿的药物治疗常常应在密切的临床监督下进行,所有药物都必须认真做到给药剂量个体化。新生儿肾功能较低,足月新生儿的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分泌率只分别相当于成人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1/5~1/8,早产儿更低,对于大部分以原形从尿中排泄的药物来说,除非用较小的药物剂量或两次用药间隔拉长,否则将会发生药物蓄积和中毒。新生儿体内大多数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力是降低的,结果血浆中绝大部分药物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大量游离药物可自由从血管渗出达到作用部位产生较大的药物效应。由于新生儿肝细胞摄取胆红素能力低、肝细胞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含量少、新生儿红细胞脆性大等因素使新生儿代谢和排泄胆红素能力低下,在使用安钠咖、氯丙嗪、维生素K3、呋喃妥因、水杨酸盐、磺胺类等药物时可促使黄疸或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四)小儿药物中毒

儿童意外药物中毒已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据统计约64%发生在5岁以内,发生在婴儿甚至6个月大小者并不少见,他们会爬,能捡起掉在地上的药片,可抓到植物的叶片等。中毒可通过口服、吸入、胃肠外和局部等多种途径发生。口服是小儿最常见的中毒途径,向孩子及其父母或保育员了解确切的病史至关重要,必须知道引起中毒的物质、服入数量、时间等,以便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中毒患者的处理一般包括4个方面:①支持疗法:是中毒治疗的重要方面,恰当的支持疗法对患者可自身解毒和达到康复的目的,急性期应维持好生命功能,因许多药物对机体的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体温调节系统等均有影响。②防止毒物吸收:可采用催吐、洗胃、药用炭吸附、导泻等方法,促进药物从胃肠道排出。③促进毒物排泄:强迫利尿、改变尿pH值,严重者采取透析和血液灌注。④应用特异性解毒药。

(五)哺乳对小儿的影响

由于提倡母乳喂养,哺乳妇女数量增加,且随着哺乳妇女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对药物治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乳母服用的药物对其哺乳的婴儿发生的作用就显得十分必要。大多数药物确能排入乳汁,大部分药物仅少量排入乳汁(1%),一般认为不危及婴儿,但长期用药者需密切观察。药物剂量、用药时间、给药途径、肾脏清除率、药物在肝脏及体内其他部位的代谢均影响药物排入乳汁,乳房血流及乳汁分泌速度的改变都会改变药物的排泄量,乳房血液的酸碱度、在乳腺小泡内细胞转运机制的通透性及乳房组织本身对药物的进一步代谢,也影响药物从乳房的血液进入乳汁。药物在乳汁中蓄积取决于该药物在血浆和人乳中离子型与非离子型的比例,在脂肪和水中的溶解度及在血浆和人乳中与蛋白质结合的程度。

没有一种药物不具有潜在危害,故需权衡用药利弊。新生儿酶系统、血/脂质屏障及肾功能等尚未完全发育好,在出生第1周左右的新生儿及生后更长时间的早产儿,通过乙酰化或氧化对乳汁中的化学物质进行解毒的能力差,随着身体各系统的发育,婴儿将有能力处理有害药物。一般而言,母体血药浓度达最大值时,在乳汁中的药物浓度也最大;每天喂一次或数次且加辅食比纯母乳反复喂养的婴儿其药物接触的机会少得多;因此,乳母必须用药时应在哺乳后使用,以便有尽可能长的时间让药物从血中清除,使下一次喂奶前达到相对的低浓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