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用药的药量计算方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实用儿科药物手册》第9页(1663字)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年龄阶段的解剖生理特点不同,用药剂量与方法也各异,因此,小儿用药剂量一直是儿科治疗中既重要又复杂的问题。小儿药物剂量的计算方法很多,包括按体重、体表面积或年龄等方法。
(一)根据小儿体重计算
多数药物均有不同年龄阶段的用药剂量,已按每千克体重、每日或每次的用量计算出来了,可根据患儿的实际所测定的体重给予相应的剂量,这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具有计算简便、应用广泛的特点,即:
药物剂量(每日或每次)=药量/kg×体重(kg)
在未测定当时用药的实际体重时,可先根据年龄进行推算,即:
6个月以内的婴儿
体重(kg)=月龄×0.6+3或出生体重+月龄×0.7
7~12个月龄婴儿
体重(kg)=月龄×0.5+3.6或6+月龄×0.25
1岁以上儿童
体重(kg)=年龄×2+7〔或+6(农村)或+8(城市)〕
为估计准确,再根据营养状况适当增减,如Ⅰ度营养不良应减15%~25%,Ⅱ度营养不良应减25%~40%,Ⅲ度营养不良应减去40%以上。
(二)根据体表面积计算
近年来广为推荐药物剂量按小儿体表面积计算,认为科学性强,既适用于成人,又适用于各年龄小儿,可按一个标准准确地给药,尤其是抗肿瘤药物。但计算方法较繁杂,首先须知各年龄的体表面积值,还要记住每平方米用药量。还应注意婴幼儿时期按体表面积计算对某些药物的剂量较依体重计算有较大的悬殊,尤其是新生儿时期差异更甚,故按体表面积计算药量不适合于新生儿及小婴儿,结合小儿生理特点及药物的特殊作用,对新生儿及小婴儿用药量应相对小些,应用非剧毒药物或对肝肾无害的药物可稍加量,婴儿期抗生素及磺胺用量则可稍大些。
体表面积(m2)=0.035(m2/kg)×kg+0.1(m2)
此公式仅限于体重在30kg以下者,体重在30~50kg者则不用以上公式,而应按体重每增加5kg,体表面积则增加0.1m2,如35kg为1.2m2,40kg为1.3m2,45kg为1.4m2,50kg为1.5m2。
体表面积还可按以下公式计算,即:
体重小于30kg时:
体重大于30kg时:
(三)根据年龄与体重计算
以两倍成人剂量与小儿体重乘积的1%为小儿剂量,本法适用于新生儿至成人,且无论何种剂量单位和剂型都可计算。
(四)根据成人剂量折算
根据成人剂量的折算方法(表1-1)所得出的药量有的偏大,有的则偏小,但该法简便,仅适用于一般药物的折算。由于药物有效剂量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且个体差异很大,应根据病情变化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决定,开处方时宜给1~2d药量为宜。
表1-1 小儿药物按成人剂量折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