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酚丁胺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实用儿科药物手册》第74页(1060字)

【作用用途】:

强烈兴奋心脏的β1受体产生正性肌力作用和较弱的正性频率作用,但不能使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释放内源性去甲肾上腺素,也不能兴奋多巴胺受体,对β2受体作用较弱,可使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另有弱的α1、α2受体兴奋作用,出现心律失常的机会较多巴胺少。由于每搏量增加可使血压升高,对心率和外周血管的影响依剂量大小不同而呈双相作用,每分钟<10μg/kg发挥轻度α受体兴奋作用,使外周血管收缩,对心率影响小;每分钟>10μg/kg以兴奋β受体为主,使外周血管扩张,血管阻力下降,心率可增快;一般血浆治疗浓度为40~190μg/mL。临床有效剂量为每分钟2~10μg/kg,此时正性肌力作用最大,而副作用最小,一般不引起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本品需静脉用药,作用快、维持时间较短,一般用药在1~2min出现正性肌力作用,10~15min达高峰,停药10~15min作用消失。主要用于急、慢性心力衰竭,特别是心肌梗死引起的心力衰竭及难治性心力衰竭。由于本药能降低体循环阻力,扩张血管,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故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并有明显微循环障碍的患儿,与等量多巴胺合用改善周围循环疗效更满意,对扩张型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心率减慢的心力衰竭亦有较好疗效。

【剂型用法】:

注射剂:20mg/支(2mL)、250mg/支(5mL)。小儿、成人均按每1分钟2.5~10μg/kg静脉滴注,成人一般每日用量为0.1~0.2g。

【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头痛、眩晕、发汗、腹痛、心悸、气促,大剂量可降低血压、增加心率、诱发异位搏动。

【注意事项】:

①不能与碱性药物配伍,输液配好应于24h内用完,滴速不宜过快。②血流动力学效应优于多巴胺,但增加心排血量与年龄呈正相关,即新生儿和婴幼儿较儿童差。③能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尤其是严重心衰,但新生儿却随剂量增加而升高。④易产生耐药性,一般用量不超过24h。⑤与多巴胺合用可适当减量,常取得较好疗效,对心源性休克每分钟7.5μg/kg可使心排血量增加,血压上升,肺毛细血管楔压不升高。⑥只能静脉用药,有正性变速作用及致心律失常作用,使心肌耗氧增加,故临床应用受到限制。⑦血管活性不如多巴胺,甚至使静脉扩张,严重休克、低血压者不宜作首选药物,不伴低血压的急性心衰、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宜选用。

上一篇:多巴胺 下一篇:实用儿科药物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