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疟药
书籍:实用儿科药物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实用儿科药物手册》第349页(541字)
引起人类疟疾的有间日疟原虫、蛋形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4种。根据其生活史可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个阶段,有性生殖在雌性按蚊内进行,无性生殖则在人体内进行,而无性生殖又分为原发性红细胞外期(为疟疾的潜伏期)、继发性红细胞外期(为疟疾复发的根源)、红细胞内期(引起疟疾的症状发作)等。抗疟药物作用于疟原虫的不同阶段而发挥不同的效应,主要用于控制疟疾症状的药物在红细胞内期杀灭疟原虫裂殖子,如氯喹、奎宁、硝喹、哌喹、咯萘啶、青蒿素、蒿甲醚等;主要用于防止疟疾复发与传播的抗疟药在继发性红细胞外期杀灭间日疟和蛋形疟原虫,如伯氨喹、扑疟喹等,与氯喹配合应用可以根治;主要用于预防疟疾的药物在原发性红细胞外期杀灭疟原虫,如乙胺嘧啶等。近年来,抗药疟原虫增多,包括氯喹、乙胺嘧啶,其次是奎宁和伯氨喹,为防止耐药性现象的产生,临床提倡联合用药,联用不同作用点的药物,使疟原虫的不同代谢环节受到抗疟药的干扰,如联用乙胺嘧啶(或甲氧苄胺嘧啶)和磺胺类(或砜类),磺胺类与砜类药物均属二氢叶酸合成酶抑制药,能抑制疟原虫叶酸代谢过程,但单独应用效果较差,若与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药(乙胺嘧啶、甲氧苄、胺嘧啶)联合应用则可使效果加强和避免耐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