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超声临床诊断疾病的依据和特点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医学影像临床应用手册》第9页(906字)
医用超声诊断疾病,系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内传播过程中,经过声波反射原理,将获得的信息加以分析综合,藉以探索体内器官生理和病理变化,由此判断疾病的一种新兴诊断方法。
(1)医用超声临床诊断疾病的依据 医用超声诊断疾病是以超声声像图为依据对疾病作出诊断的。
超声波与光波传播方式相似,有直线传播、反射、散射、衰减及多普勒效应等物理特性,通过各种类型的超声诊断仪,将超声波发射到人体内,当人体传播的超声波遇到不同的组织或器官的介面时,将发生反射或散射,形成回声,其强度由介面的性质和空间分布决定。这些携带信息的回声信号经接收、放大和处理后,由显示屏显示为波形或图像,观察分析这些超声声像图,并结合临床表现,对疾病作出诊断。
(2)超声波在临床诊断疾病中的特点 现代超声诊断仪对人体软组织结构和含液体器官有较高的分辨率,能清晰显示这些器官的细小病变或功能变化。与X线诊断和CT等影像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为无放射性损伤、无创伤性检查技术。
2)能方便获得欲检器官各种方位的断层面图像,层次丰富,接近于真实解剖结构,定位及测量准确。
3)对活动器官能做动态的、实时切面显像,便于观察。
4)能发挥管腔造影功能,无须任何对比剂即可显示含液管腔的结构,如心脏、大血管、肝内血管、胆囊、胰胆管及膀胱等。
5)对软组织器官内的小病灶有良好的显示能力,能清晰显示实质性器官内2~3mm的囊性或实质性病灶等。其不足之处在于,超声影像技术诊断准确率,相对更多地取决于操作者的诊断技术水平;易受骨组织、肠内气体和肥胖及瘢痕等限制或影像干扰;运用多普勒超声检诊时耗时较长,通常都在30min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