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反应模式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四川大学出版社《新闻传播手册》第171页(774字)
刺激-反应模式又称“刺激-反应论”。该模式是美国学者奥托·莱平格尔最早在《劝服性传播设计》一书中提出,是关于传播效果,特别是受众态度改变的一种理论描述。该模式把传播者传递的讯息看做一种刺激物(S),而讯息要达到的每一个受传者作为有机体(O),都会作出相应的反应(R),这种反应也就是传播效果。图示出来,可简单地表述为:“S→O→R”。
这种模式把传播效果简单地归结为受传者对特定刺激的特定反应,没有看到传播效果产生的复杂机制与制约因素。其价值在于为后来研究者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传播效果,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是关于传播过程尤其是人际传播过程的一种理论描述。1954年,奥斯古德在《语言心理学:理论与研究中的问题探索》中提出了“传播单位”的概念,指出一个人作为一个“传播单位”,同时具有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的双重角色,他一方面接收输入物(事件或讯息),并对它进行解释,另一方又将解释的结果进行编码,输出一个相关的讯息。他认为,任何一次人际传播活动,都“至少包括两个传播单位,一个是来源单位(说话的人),一个是目的地单位(听话的人)。在两个单位之间,把它们连接成为一个单一体系的就是我们所谓的讯息”。同年,威尔伯·施拉姆在《传播如何得以有效进行》一文中,把奥斯古德的上述思想明确地表述为下图所示循环模式:
这个模式向人们显示,传播是双向的、循环往复地运动的过程,传播者和受传者双方在传播过程中一直互相影响。这个模式在描述人际传播时特别有用,但对于没有反馈或者反馈甚少的大众传播却不甚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