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冈机智采写《毛泽东先生到重庆》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四川大学出版社《新闻传播手册》第326页(1254字)
《毛泽东先生到重庆》是我国着名女记者彭子冈的代表作之一,1945年8月发表时曾轰动大后方,有人把它与方纪的着名散文《挥手之间》并称姊妹篇。
1948年,彭子冈作为一个白区的地下党员,以《大公报》记者的身份在重庆工作。毛泽东来重庆谈判,彭子冈这名1938年入党的知识分子在长期热烈的向往之后,生平第一次,而且又是在敌窟中见到自己的领袖,其复杂的激动之情是难以抑制,却又是必须抑制的。作为一名党的记者,她有责任和义务配合党的整个和谈宣传。但当时子冈是“民营”报纸《大公报》的记者,其报道也须经过国民党的新闻检查。在这种情况下,子冈决定采取“客观报道”这一宣传报道策略。
客观报道要求记者巧妙地、艺术地表明倾向,不宜直抒己见,大发议论,轻率结论,而是要用事实说话。在采访毛泽东到重庆的过程中,子冈仔细观察现场,尽力搜集大量的事实材料,如毛泽东等人亮相时的“掌声与欢笑声齐作”,记者如同打仗似的采访,邵力子、郭沫若等人对这个“非凡的情景”的迎接等等。这些事实都充分说明了广大人民对和平的企盼,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诚意在广大人民和进步人士中引起的共鸣和反响。
子冈对毛泽东的形象及穿着举止做了细致地观察,抓住了毛泽东的传神之处。在张治中公馆时,子冈观察到毛泽东先生敞了外衣,露出里面的簇新白绸衬衣,他还打碎了一只盖碗茶杯。子冈将她观察来的细节写入文中,平淡道来,但字里行间却轻轻跃动着她对毛泽东同志的敬仰和热情。对毛泽东同志在张治中公馆拘谨行动的把握也使得子冈的报道增加了一定深度,用事实反驳了国民党把中共领导者说成了“粗野非凡”的宣传,目的在于要“让大家看看,这位革命家是来自民间的一个读书人”,从侧面揭穿了国民党的宣传谎言。
在写作技巧上,子冈对字句的选择、材料的处理、特写镜头的穿插以及在结构的安排上,也匠心独运,单是开头一句“新的体险”便耐人寻味,接着是没有“口号”“鲜花”“仪仗队”,与“几百个爱好和平自由的人士”知道是“喜讯”,形成了客观的对比,虽没言传,却可意会。另外文中对记者追看“新嫁娘”似的采访,毛泽东的“民主政治”以及“还要看蒋先生的意思怎么样”等既是话中藏话,又是点到为止。
总之,子冈恰当而娴熟地运用“客观报道”的宣传策略,借用文学中的白描手法,以清丽平实的语言慢慢道来,不着痕迹,却在字里行间巧妙地表达了记者所要传达的信息,从而突破了国民党的新闻检查,使人民领略到了记者费尽心机“弹”出的弦外之音,由此,文章意境多了几分幽远回味。再因子冈流畅清隽的散文笔法,报道更是生动传神,充满了作者本人的个性魅力,堪称新闻名篇。
摘编自黄惶《一篇运用“客观报道”手法的典范之作》,
《新闻界》1991年第6期第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