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隶属关系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上海人民出版社《新世纪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实务手册》第695页(1546字)

我们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党的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市场的天生主体,企业可以无主管部门,党组织则不能无上级。这是党的性质和组织原则所决定的。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大部分实行的是属地化管理,有的由企业所在地党组织管理,有的由企业注册地党组织管理,也有少数“再生态”(指原国有、集体企业改制而来的)私营企业党组织仍挂靠在原主管部门党委,实行行业化管理。各地党委都在根据实际情况,划定、调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管理结构和隶属关系。

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作为市场的主体,在目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仍不是很成熟的情况下,最大的特点就是个体经济组织的变化非常快,无论是组织总体上的膨胀或缩减速度,还是组织内部的分化或人员流动速度,都是过去计划经济和国有企业所无法比拟的。这种不稳定性,在实践中给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的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比如,有些党组织原来隶属乡、村管理的非公有制企业,在二、三年内规模迅速扩大,甚至成为跨地区、跨行业的集团公司,如果继续维持原有的隶属关系,则不仅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而且也不利于党的建设的加强。有些行业主管部门在机构改革中,或转为企事业单位,或被撤并不复存在,原来隶属这些部门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则要重新找“婆家”。在这种情况下,单一的管理模式已明显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原来层级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探讨多元化适应性强的管理模式。

在这方面,各地都探索出一些有益的经验。有的街道党工委之下,专门成立了综合经济党总支,具体负责街道辖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支部。有的若干个街道组建社区综合党委或社区经济联合党委,形成了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综合党委(社区经济联合党委)——基层党组织的四级网络体系,进一步加强了对辖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属地化管理。

在协会管理方面,也探索出不少新模式。有的市总商会成立了“民营企业党委”,管市内的私营企业党组织。有的市由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党委管理下属的个协或私协分会党支部。有的则通过个体和私营企业协会党组织来协助间接管理个体私营企业的党组织。

在工业园区管理方面,各地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实行党工委统一管理。二是授权管理。许多开发区或经济小区采取授权,指定管委会或开发公司党委(党组、总支)负责开发区、经济小区党建工作的办法,并给予必要的编制、经费、机构等配套支持,来加强对开发区和经济小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领导与管理。

随着劳动力和人才流动频度和范围的加大,一些工作单位不固定的党员把党的组织关系临时挂靠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职业介绍所等中介服务机构党组织。

各地创造的这些管理模式,对理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管理体制,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有些地方各种不同管理主体之间,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差别很大,有的管理甚至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因此,从有利于管理,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来看,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应当隶属于关系紧密,对其有约束力的党组织。一般要以属地管理为主,其他管理模式为辅。对一些跨地域的大型企业分支机构,有的可采取双重管理。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不断发展的趋势下,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切合实际的管理模式,理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