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团内部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上海人民出版社《新世纪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实务手册》第810页(3591字)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最重要问题之一,既关系到怎样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同时也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密切相关。这里需要着重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如何巩固和增强党的政治核心地位,在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领导能力;其二,如何适应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化,把握时代脉搏,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在新的社会关系格局中寻找党组织角色和工作方法的新定位,有效地将党的政治领导贯彻到社会基层。

在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社团组织的大量出现,给党的建设带来了许多新课题。在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深入,社团组织发展迅速,影响不断增大,这是新形势下的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社团作为一种社会象征,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日益重要。社团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能够调节与实现现代社会中市场与政府之间的有机和谐;同时,它又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通过社团的建立,把现代社会中分散的人们由个体组建成集合的群体组织,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管理与运作;社团也是现代社会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渠道。就此而言,现代社会的人们为释缓与消解由于现代高节奏工作生活的给身心带来的压力,需要多样化生活方式,填补闲暇时的生活空间,拥有多重社会角色和身份,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同样是现代社会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选择。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团作为联系个人与社会的新纽带,是不可或缺的;社会化的个人需要寻找参与社会公众生活的新的途径,而社团正提供了这样一种途径。通过社团这一渠道,个人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与社会建立一种积极的、双向互动的联系。这种联系形式对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社团的发展填补了由于经济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带来一定的社会空间,适应了现代社会中利益多元和生活方式丰富多彩,以及人们的精神价值追求多样化的需求;同时,社团的发展又是继续扩大开放的迫切要求和实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扩大与深化,经济成分、利益主体和社会生活多样化,许多原先由政府承担、并通过单位加以贯彻的职能逐步转向社会化,党组织的工作方式也应相应地改变。

社团党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新课题。其目的是在新形势下密切党与基层群众之间的联系,扩大党的领导的覆盖面,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对社团工作的政治领导,以促进社团组织的健康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比较社团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的不同特点,可以得出几个重要的结论:第一,就每一个特定社团来说,由于其专业性质,其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的关系是间接的;第二,作为一种社会化的组织形式,社团的充分发展使其可能凝聚原先分散在各个“单位”中的较大的社会能量;第三,对社团的管理和规范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某种社会环境下,某些社团可能偏离原先的宗旨。同时,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人们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以及相互间的社会关系正在调整过程之中,管理体制适应新的社会条件也有一个过程,因此,社团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难以把握的因素,影响社团的健康发展。

由此,应当进一步思考党组织在社团中的角色定位问题,这是事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问题。在计划体制下“单位”曾经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之一,也是国家政府与个人之间纵向联系的纽带。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转型,“单位”的弱化与社会活动空间的扩大,社团的发展与影响作用日趋重要。另一方面,社团的自发性、松散性、志趣或专业导向以及特有的内聚力等特点,都要求加强社团党组织建设,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是社团党组织建设的基本出发点。由于社团是一种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组织,与社区一起,成为承担大量社会职能的载体。从社团的社会功能、特点和现阶段社团发展状况看,社团党组织在角色定位上,应有所侧重。社团的出现及其地位、作用的提升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要求管理模式也相应变化;这也同样要求党组织对社团的领导采取不同的姿态和内容。

党组织在社团中的角色定位,是作为社团组织的政治核心,把握社团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必须毫不含糊地予以明确的。党组织承担政治核心的角色时,也要尊重社团的独立工作,将保证党的方针政策能充分贯彻与发挥社团作为现代社会中重要中介组织的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1.如何在各类组织、社会的各个层面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党对社团的领导首先是政治的领导,其目的是保证社团发展的政治方向。社团党组织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把党的政治路线贯彻到社团工作之中,使社团的发展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避免由松散性、自发性特点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保证在社团大发展时期不至失控,保证各个社团活动与党和政府的要求和目标相协调。

2.要发挥党员在社团中的作用,通过社团将党的路线方针贯彻到基层群众。发挥党员在社团中的作用,必须在社团中将党员组织起来,发挥组织优势。如果社团中没有党的组织,那么,分散在各个社团中的党员只是一些独立的个人,难以保证社团中党的方针路线的全面贯彻。党对社团组织的领导必须有既定的组织形式,开展党组织工作,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切实加强党的领导。一定的组织形式既是确保党员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需要,更是将个别党员的力量凝聚为党组织的力量的需要。在平常时期,这是增强党在社团中影响力的重要方式,在遭遇突发事件时,这更是增强党在抵御社会突发事件中的能力的重要途径。

3.应尊重社团特点,发挥社团作用。在社会转型期,社团的发展给正在改变社会角色、正从“单位人”向“社会人”演变的个人提供了一个新的活动场所,也给个人的充分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市场经济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塑造社团、市场与政府三大领域均衡互补的结构模式与社会治理机制。随着社会角色演变过程的深化,社团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在这一时期,社团承担的整合社会的功能显得尤其重要。一方面通过对分散个体组合的群体组织活动,调节和谐现代社会的管理和运作,填补向社会转型过渡时期形成的市场、政府、单位之间社会空缺;另一方面社团组织活动又承受调节人们由于现代社会工作节奏、生活压力与情趣爱好等需求,因此形成了社团的独立性工作特点。这决定了社团与政府部门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地位和功能上存在基本的差别,其工作因而具有不同的特点。社团的相对独立性,社团的自组、自理和自治性质应当得到重视和发展。在社会转型时期,利益格局多元化和社会关系的调整,政府部分淡出社会管理,健全法制规范与形成法治环境等等,都离不开社团的协调与整合。既要尊重社团组织的自立、自理和自治的性质,正确把握方针指导与政策执行的力度,注重党对社团的引导、服务、教育工作,及时梳理社会矛盾,沟通基层与上级领导的联系,化解消极因素;又要能够感悟时代特征,理解在新形势下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对不同性质、类型的情况分别具体对待。维护党的核心地位,和尊重社团的独立工作,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

4.社团党组织要适应社团志趣和专业导向的特点,尊重专业人员,一般不要干预社团的人事安排,积极支持专业人员作为社团骨干,组织社团的基本活动。同时,要通过党组织和党员,做好社团骨干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其贯彻党的方针路线的自觉性。

总而言之,随着改革的深化,政府职能的改变,精简政府机构的推进,原来相当一部分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承担的社会、经济职能将逐步转移,或分离到社团中来,社团的社会中介、服务和监督作用也将随之而明显增强。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任务目标,进一步完善和推动经济体制和社会机制的改革,需要加强社团党组织建设,使社团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同时,又要通过社团党组织的工作,调动社团的积极性,服务于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的大局,充分发挥社团承担社会、经济职能的作用。社团中的党组织应当协助和支持社团工作,保障社团的健康发展,保证其正常履行职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