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分类施教”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上海人民出版社《新世纪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实务手册》第839页(801字)
基层党校的教学实施“分层分类施教”。基层党校应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学员的需要,提出不同的要求,设置不同的班次,开设不同的课程,建立和完善符合学员接受规律的阶梯型班次结构和课程结构。如基层领导干部轮训班,这些学员都担负着一定的领导工作,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就要有比较高的起点。就应该要求他们比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要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上下功夫;要求他们加大自学、研讨的比重,以达到启发思维、扩展知识、交流信息、增长才干的目的。如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由于这些学员大都处在成长阶段,理论水平、政治觉悟等方面还未成熟,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偏重于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路线等方面的教育;在教学安排上,适当强调集中授课,组织必要的讨论,以达到提高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创造入党条件的目的。
由于来自农村、企业、城镇社区和高等院校的学员在文化层次、理解能力、工作实践和学习要求上各有不同,在教育的内容、方式乃至考试的形式上都要有所区别。基层党校要针对不同类别的对象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改变那种“不分老中青,一场报告大家听”的“一刀切”的教育方法,尤其要注意解决“吃不饱”和“消化不良”的问题。如对农民党员的培训,针对他们文化程度相对偏低的现实,可结合农村实际,有针对性地学习邓小平、江泽民的若干论述,着重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培训形式和培训时间上,也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灵活多样,宜长则长,宜短则短。如对农村党员的培训应区别农事季节科学安排,农忙时不办班或办短班,农闲时多办班或办长班;对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和干部可采取忙时少办班、相对闲时多办班或办夜校的形式进行培训;对街道、乡镇离退休党员可通过分片设点、送教上门等形式进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