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和皮肤黏膜消毒效果的监测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医院临床消毒实用手册》第80页(1479字)
1.采样时间:在消毒后立即采样
2.采样方法
(1)手的采样: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两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2)皮肤黏膜采样:用5cm×5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皮肤处,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棉拭子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试管内,立即送检。不规则的黏膜皮肤处可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
3.检测方法
(1)细菌总数检测: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s或用力振荡80次,用无菌吸管吸取1.0mL待检样品接种于灭菌平皿,每一样本接种两个平皿,内加入已熔化的45℃~48℃的营养琼脂15~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置36℃±1℃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
采样结果计算方法:
(2)致病菌检测:
检测原则:致病菌的检测依据污染情况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①增菌、分离。
取采样液1mL,接种于5mLSCDLP液体培养基中,于36℃±1℃增菌24h。取1白金耳上述增菌液,在血平板上作画线分离,36℃±1℃培养24h。
②观察菌落特征。
③镜检:挑取典型菌落作涂片染色镜检。
④生化反应:挑取可疑菌落,进行具有鉴别意义的相关试验。
4.结果判定
(1)消毒洗手
Ⅰ、Ⅱ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5cfu/cm2,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消毒合格。
Ⅲ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10cfu/cm2,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消毒合格。
Ⅳ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15cfu/cm2,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消毒合格。
母婴同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工作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消毒合格。
(2)皮肤黏膜:参照手的卫生学标准执行
5.注意事项
皮肤黏膜采样处,若表面不足5cm×5cm可用相应面积的规格板采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