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蛋鸡饲养技术手册》第415页(1827字)
大肠埃希氏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感染家禽后,可引起败血症、肉芽肿、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脐炎和气囊炎等多种疾病,统称大肠杆菌病,是造成家禽重大经济损失的疾病之一。
病原 大肠埃希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非抗酸性,染色均匀的杆菌。不产生芽胞,能运动,有鞭毛。目前的血清学分类包括163个O抗原,99个K抗原和50个H抗原组成的多种血清型。来自禽类的主要是O78、O2、O1。
流行病学 大肠杆菌的分布极为广泛,是各种动物的肠道常在菌。因此,该病的分布呈世界性。各种家禽都可发生,且无明显的季节性,粪便中的大肠杆菌经蛋壳和蛋膜侵入种蛋内,并在孵化期和出雏后,迅速繁殖和传播,造成雏鸡大批死亡,是大肠杆菌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在垫料、空气、灰尘、饲料和饮水中的大肠杆菌可长期存活,也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另外,鸡遭受应激刺激或感染其他疾病如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霉形体感染、鸡沙门氏菌病、禽霍乱等,均可诱发或继发大肠杆菌感染。
症状 大肠杆菌性败血症的表现没有特征性,可见精神沉郁,无食欲,羽毛松乱,呈蹲坐姿势,下痢及呼吸困难和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种蛋污染,可造成胚胎后期死亡增加,雏鸡卵黄吸收不良,下痢,腹膜炎和脐炎等。产蛋鸡多表现卵黄性腹膜炎和输卵管炎。有的表现眼球炎,失明,甚至萎缩。有的在跗关节发生炎症,跛行。有的表现出血性肠炎。
病理变化 急性败血症特征性病变为纤维素性心包炎,心包肥厚混浊,附着多量绒毛状脓样渗出物,多与胸腔及心肌粘连。经常伴发气囊炎和肝周炎。初生雏鸡主要表现卵黄吸收不良,卵黄壁变薄,呈黄色泥土状外观或有干酪样颗粒,以及心包炎,脐带炎或脐部炎症等。母鸡发生输卵管炎的特征,是在扩张的薄壁输卵管内见有较大的干酪物样块,切面呈轮层状,体积可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关节炎则表现关节液混浊,腔内有时出现脓样或干酪物。肠炎则表现肠黏膜出血、溃疡。有的则在肝脏、盲肠、十二指肠和肠系膜以及心外膜上出现典型的、结节状灰白色到黄白色肉芽肿。
诊断 鸡大肠杆菌病病变多样化,有的类似其他疫病,所以本病的确诊,应以细菌学检查为主,与其他类似疾病进行鉴别,还必须考虑到有无混合感染。下面将病型及需要鉴别的其他疾病病名列举如下:
(1)大肠杆菌性败血症(心包炎、肝周炎) 沙门氏菌病、霉形体病、禽霍乱。
(2)气囊炎 霉形体病、鸡传染性鼻炎。
(3)死胚卵、一端破壳卵、初生雏鸡败血症 雏白痢、副伤寒、其他细菌感染。
(4)鸡失明症 沙门氏菌病、霉形体病、曲霉菌病。
(5)关节炎 霉形体病、雏白痢、链球菌病、曲霉菌病。
(6)出血性肠炎 鸡新城疫、禽霍乱。
(7)大肠杆菌性肉芽肿 鸡结核、雏白痢、淋巴白血病、马立克氏病。
防治 防治本病的主要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通风换气,保持垫料卫生等防止大肠杆菌引入鸡群。对饮水进行净化和消毒。种鸡场和孵化场要注意对种蛋和孵化环境进行消毒。降低舍内空气中的灰尘,寒冷季节注意换气保温,有利于减少大肠杆菌病的发生。目前有些鸡场应用了以O78、O2、O1等为主要血清型的鸡多价大肠杆菌灭能苗,取得好的效果。当本病发生后,必须确定有无混合感染。常用的药物有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Ⅱ、氯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呋喃类药物以及多种磺胺药物。值得注意的是,近来鸡的大肠杆菌病,增加了有耐药性的菌,而且是广谱耐药性菌为多。因此,应根据所检出的大肠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选用药物。还要考虑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情况下,选用对那些病原体也有效、抑制效果高的药物,则能提高疗效,在经济上也是合算的。总之,单靠经验、按感觉来使用药物,不仅不能奏效,而且助长出现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