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出血症候群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蛋饲养技术手册》第485页(1033字)

脂肪肝出血症候群是由为数很多复杂的因素所引起的,以肝脏有异常多量的脂肪沉着,使肝细胞和肝血管壁发生脆弱化,从而导致发生多数肝脏出血病例的鸡病。又称为脂肪肝综合征。

病因 本病世界上许多国家均有发生,发生率一般占鸡的1%~2%,占全部死亡鸡的7%~10%左右,但有时发生率可高达鸡群的5%~7%。不同鸡种和品系发生率有差异。从初产后15周左右到产蛋后半期的蛋鸡发生较多,春夏季节易发生。

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且极为复杂。遗传因素,某些品系的鸡比较敏感,高产鸡在生理上对脂肪肝综合征更敏感;饲养条件、鸡舍条件对该病的发生有很大影响,这种代谢性疾病通常只发生在笼养鸡;缺少空间,加上过高的采食量,环境温度过高等,均可刺激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生;摄入多量能量高的饲料,而维生素相应不足也是引起脂肪肝综合征的重要因素;饲料中的毒素,如霉菌毒素(尤其是黄曲霉毒素),也可导致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生。

症状 一般没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但可出现明显的鸡冠贫血而黄色化。多数情况下注意不到临床症状,越是肌肉丰满的鸡越容易发生急死。由于肝脏出血,鸡冠和肉髯苍白,并挂有皮屑。

病理变化 死鸡腹腔内常有大的凝血块,并部分地包围着肝脏(肝破裂)。腹部体脂肪过度附着。肝脏由于脂肪蓄积而肥大、黄色化为其特征,呈脂性脆弱。用刀作切面,可在刀的表面附着脂肪滴。有时也可见到肝脏、心脏、肠的小出血点。处于高产期的死亡鸡,输卵管内常有将要产出的蛋。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发病情况和病变,可做出初步诊断。因其病因复杂,因此,用特异性诊断技术、方法来确诊比较困难。可通过测定分析肝脏脂肪含量和脂肪质量的方法来确诊。正常产蛋鸡的肝脏脂肪量一般在25%~49%左右,发生脂肪肝综合征时,肝脂肪量可高达60%~80%。在鉴别诊断上,应注意与白血病、立克氏病、沙门氏菌病和大肠杆菌病相区别。

防治 提高饲料质量,改善饲喂方法,防止霉菌毒素污染等,可有效地预防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生。在饲料中添加氯化胆碱和B族维生素,使用优质蛋白,适度限饲等,都是可明显降低脂肪肝综合征的有效办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