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的临床应用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针灸经验处方手册》第168页(2109字)
(一)耳穴的适应症
耳针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很广,尤以对各种疼痛性疾病和功能紊乱性疾病疗效比较好,如各种扭挫伤、头痛、目赤肿痛、脘腹痛、痹痛、术后伤口痛、神经性疼痛,以及眩晕、高血压、心律失常、神经衰弱等。另外,对一些炎症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病症、部分传染病、慢性病,如牙周炎、咽喉炎、变应性鼻炎、荨麻疹、更年期综合征、青年扁平疣、菌痢、肩周炎等均可以治疗。
耳针除治疗上述病症外,还可用于针刺麻醉、催产、催乳、预防感冒、晕车、晕船,以及预防和处理输血、输液反应。其他还可用于美容、减肥、抗衰老、防病保健和戒烟、戒毒等。
(二)寻找耳穴准确定位
在应用耳针治病时,除可按照耳穴分布图在耳廓上寻找穴位外,还应结合探查法来确定耳穴刺激点的位置,以提高疗效。常用的探查法有以下3种:
1.肉眼观察法 就是直接通过肉眼或借助放大镜在自然光线下,对耳廓由上而下、由内而外,分区观察,仔细查找与疾病有关的变色、变形、丘疹、充血、脱屑等阳性反应。
(1)变色:耳穴部位的颜色不同于周围耳廓皮肤的颜色。常见的变色有点状、片状或环状红晕、暗红、暗灰、苍白、褐色、中央白色边缘红晕等。这一阳性反应在各种疾病中约占45%。多见于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肠炎、阑尾炎、肝炎、肺炎、肾炎、心脏病、关节炎、高血压、低血压及妇科病等。
(2)变形:常见的变形有点状凹陷、条索状或结节状隆起等。这一阳性反应在各种疾病中约占20%。多见于器质性病变,如结核病、肝脾肿大、肿瘤、心脏病、骨质增生、脊椎肥大、截瘫、胆石症等。
(3)丘疹:指耳穴部位点状隆起高于周围皮肤,有水泡样、红色、白色丘疹。这一阳性反应在各类疾病中约占15%。多见于妇科病、肠道病、慢性胃炎、膀胱炎、心肌炎、气管炎、阑尾炎等。
(4)充血:耳穴部位的血管过于充盈或扩张。这一阳性反应在各类疾病中约占10%。多见于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血管瘤、支气管扩张等。
(5)脱屑:呈白色片状糠皮样皮屑,不易擦去。这一阳性反应在各种疾病中约占10%。多见于皮肤病、肺病、便秘、代谢功能不良、内分泌紊乱等。
2.压痛点探查法用弹簧探棒等在与疾病有关的部位由周围向中心,以均匀的压力仔细探查,或自上而下、自外而内对整个耳廓进行普查。探压时在取得病人密切配合的情况下,探找出压痛最敏感的部位作为耳穴刺激点。
3.电测定法 采用一定的仪器,测定耳穴电阻、电容及电位的变化,以电阴值降低,导电量增加,形成良导点作为耳穴刺激点。
(三)选穴处方
耳针的选穴处方一般有以下原则:
1.按疾病的相应部位选穴 如阑尾炎选阑尾穴,肝病选肝穴。
2.按脏腑辨证选穴 如耳鸣选肾穴,因“肾开窍于耳”;目疾选肝穴。
3.按经络辨证选穴 依据经络循行和其病症选穴。如牙痛选“大肠”穴,坐骨神经痛选“膀胱”穴。
4.按现代医学知识选穴 如高血压选降压沟,月经不调选子宫穴。
5.根据临床经验选穴 如目赤肿痛选耳尖穴,牙痛选牙痛点等。选穴需注意精练,一般选2~3穴。
(四)操作方法
1.定穴消毒 找准耳穴后,进行严密消毒,用75%乙醇,或先用2%碘酒,然后用75%乙醇脱碘。
2.针刺或压籽 根据疾病治疗需要选用短毫针、电针等。毫针针刺时左手固定耳廓,右手进针,深度以穿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此外也有用压籽法,即用磁珠、植物种子、药物种子(最常用的是王不留行籽)按压,用时先将耳部消毒,压籽的材料粘在0.5厘米×0.5厘米的胶布中央,然后贴敷在耳穴上,并适当按压,使耳廓有发热、胀痛感。一般每次贴一侧穴位,两耳轮流。
3.留针 毫针一般留针10~30分钟,痛证可留针1~2小时或更长。压籽法春秋季可留2~3天,冬季可留7天,夏季气候炎热,不宜久留,须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