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内容及选穴原则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针灸经验处方手册》第205页(1969字)
针灸处方直接关系着疾病的预后与疗效,因而在格式上与处方组成的选穴上均有它的原则。
(一)处方内容及常用符号
一张针灸处方就是运用针灸治疗某一疾病的具体实施方法。其内容除姓名、性别等一般项目外,还有施术穴位和方法。即腧穴名称、刺灸方法、补泻手法,以及治疗(留针)时间和次数等。书写格式通常先列出腧穴名称,按穴位的上、下、背、胸、腹顺序排列,或按腧穴在该方中所起作用的主、次排列,并注明用单侧或双侧(一般都用双侧穴,故双侧可不另注明,而只注明用单侧者),刺灸法(多用符号标出)和留针时间及疗程等。
1.针灸处方中常用的符号
∣:针用平补平泻法 ┻:针用泻法
┬:针用补法 ↓:三棱针点刺出血
△:艾炷灸 X:艾条灸
〇:拔罐 Im:穴位注射
2.处方举例
(1)治寒邪内积腹痛处方:
中脘△、神阙△、关元∣X、足三里┬、公孙┻。
每日1次,留针20分钟,连针5次。
(2)治肝气犯胃处方:
中脘、内关┻、足三里┬、太冲┻。
每日1次,留针30分钟,连针5次。
(3)治实热咽喉肿痛处方:
少商↓、合谷┻、陷谷┻。
每日一次,留针20分钟,连针3次。
(4)治腰腿痛处方:
肾俞┬、大肠俞〇、环跳┻、昆仑┻。
每日1次,留针30分钟,连针10次。
(二)处方选穴原则
针灸处方的腧穴选用,是以经络学说为指导,根据病证的具体脏腑、经络,以循经取穴为主。常用的选穴原则有4点。
1.局部选穴 即在病变部位局部选取穴位进行治疗。这是根据每一个腧穴都能治疗所在部位的疾病而选用的。多用于治疗体表部位和症状较局部的疾病,如眼病取睛明、攒竹;鼻病取迎香;牙痛取颊车;胃痛取中脘等。但局部如有溃疡、创伤、瘢痕等异常情况则不宜直接针刺或艾灸。
2.邻近选穴 即在病变的邻近部位选取有关腧穴进行治疗。这是根据每个腧穴能够治疗邻近部位的病痛和有关脏腑经络的内在功能联系而选用的。如鼻病取上星、通天;胃痛取梁门、章门、天枢等。
3.远道选穴 即在距离病变处较远的部位选取有关腧穴进行治疗。这是根据阴阳、脏腑、经络学说及腧穴的功能、主治来选取的。通常以取四肢腧穴,尤其是肘膝以下的腧穴为主。如牙痛取合谷;咳嗽取列缺;腰痛取委中、承山、昆仑等。在应用此原则时既可取所病脏腑的本经腧穴,又可取表里经腧穴及与其有内在联系的经脉腧穴,如胃脘痛既可取本经腧穴足三里、又可取表里经脾经腧穴公孙,或与其有内在联系的肝经腧穴太冲,心包经腧穴内关等。
4.随证选穴 又名对证选穴。这是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和腧穴的功能主治来选取的。但与局部选穴、邻近选穴和远道选穴不同,前三者都是以病变部位为依据选取有关腧穴。即其病变有特定的部位,症状亦较局限,而随证选穴是对一些无特定部位或病位不局限的疾病,应用的一种选穴原则。如发热、自汗、盗汗、虚脱、昏厥等。外感发热取大椎、曲池、合谷;阴虚盗汗取阴郄、复留;昏迷取素髎、人中等。另外常用的八会穴应用时也属此范畴,如气病取膻中;血病取膈俞;筋病取阳陵泉等等。
以上4种选穴原则在临床上应用时,既可单用,也可两种以上相互配合使用,主要根据疾病治疗的需要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