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异常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麻醉科手册》第640页(2455字)
麻醉下,因体温调节中枢遭受抑制,或因广泛血管的扩张,容易发生体内积热而致体温过高(发热),或散热过多而致体温过低等变化。过度的体温变化,有时可招致意外。
【原因】
一、室温的高低 室温包括空气的湿度和流动度。室温高于27℃以上时,将影响病人体热的消散,容易积热而致发热。室温在26℃以下时,体热的消散较容易,体温的变化较少,有时可轻度降低。室温在21℃以下时,体温均易下降,尤其在小儿、老年容易发生。
二、麻醉方式 乙醚麻醉,中药麻醉易引起体温升高。硬膜外麻醉体温上升不多,或趋于下降。氟烷麻醉体温易趋下降。
三、年龄大小 年龄愈小,体温愈易受环境温度高低而影响。一般说,体重小于9公斤的婴儿,麻醉后体温易下降;大于9公斤者,体温易趋升高;20公斤以上的小儿,其体温变化近似成人,可比较稳定。婴幼儿在麻醉下体温的波动范围可达5~6℃,这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皮下脂肪层薄、肌肉动作少、汗腺分泌不足、体表面积相对较大(较成人大2~3倍)、皮下血管相对丰富有密切关系。
四、手术时间长短及创面暴露的大小 手术时间愈长、创面愈广者,体温波动愈大。夏季,手术时间长达3小时以上者,容易体温过高。
五、麻醉前用药 阿托品可增高代谢,减少汗腺分泌,易致机体积热而体温上升1~3℃。
六、病人全身情况 老弱、消瘦、情况差的病人,在长时间大手术中体温下降较明显。术中发生休克、大出血之后体温也易下降。大量输用库血或冷液体后,也易体温下降。小儿在麻醉前啼哭挣扎,代谢增高,易使体温增高0.2~1.8℃。
【征象】
一、体温过高的征象 麻醉中体温超过38.5℃时,即为体温过高,可出现一系列征象:
(一)呼吸快速、表浅。成人达36~48次/分,小儿42~60次/分或更快,是因过热的血液兴奋呼吸中枢而引起;也因新陈代谢增高、需氧量增加而导致缺氧、代谢性酸中毒所致。
(二)脉搏增快而洪大,成人100~140次/分,小儿140~ 200次/分,是因温热血兴奋心脏加速神经中枢所致。
(三)皮肤有明显灼热感。
(四)发热后30~60分钟可见全身大量出汗。因水分丧失过多可致血液浓缩、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尤易见于小儿。
(五)小儿体温至40℃以上时,皮肤还发生充血紫绀、脉搏细速不规则、出汗停止,严重时可发生全身惊厥、昏迷,以致呼吸循环衰竭。青壮年成人偶尔也可引起全身惊厥。
二、体温过低的征象
(一)体温降至36~34℃时,一般无特殊表现,相反血压、脉搏、呼吸表现平稳。
(二)如果体温继续下降至33℃以下时,机体氧需要量剧增,可出现缺氧征象,首先表现寒战、疲惫、嗜睡、血管舒缩中枢活动受抑制、血管显着扩张,体热大量丧失。当体温进一步下降时,呼吸减慢,心脏机能显着减弱,血压开始下降,脉搏更慢。
(三)新生儿皮下脂肪含固体脂肪酸较多,熔点较高,如室温过低,容易导致凝固而变坚硬,发生所谓“硬皮症”,则救治困难。早产儿及营养低下的小儿更易发生,临床表现为皮下脂肪发硬,摸上去如触木材,首先出现于下肢,而后臀部,而后面部,最后躯干及腹部,同时还可出现水肿,体温不升或过低,哭声细弱,不会吸吮,常易并发肺炎。
【预防】
一、全麻过程中应经常测体温(腋温),特别在夏季、温度高、湿度大的手术室,或术前已有体温升高时,必须随时观察体温。同时应尽量少盖敷料、手术灯不作直射,用冰袋冷敷头颈部,或用冷水袋敷头颈部。可间歇施行酒精擦澡。也可用冰水灌肠。
二、新生儿在室温低于21℃的环境下进行胸腹腔大手术时,尤应注意体温过度下降,要采取保温措施,可用温水袋放于身体两侧,暴露的肢体裹以棉垫,手术侧灯照射手术野等措施以保暖。
三、术前对贫血、高热、体温不升、感染、营养不良、脱水、电解质失衡等全身情况,应尽量予以纠正,选择最有利的手术时机。
四、室温过高或高热病人,以选用硬膜外麻醉或其他局麻为宜。
五、手术室室温宜控制在22~27℃之间,并以25℃为最理想,相对湿度以60~70%为宜。
【处理】
一、一旦体温升高至38.5℃时,应采用冰袋体表降温至34~36℃。体温急剧上升时,应积极采取多样化物理降温和输用冷液体或冷血等。
二、吸高氧。
三、一旦发生惊厥,立即静注2.5%硫喷妥钠直至惊厥停止,同时进行呼吸循环的观察和处理,进一步加强体表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