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药物治疗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临床用药速查手册》第560页(1524字)
【释文】: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指多种病因所致的脑表面血管破裂,致使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的急性脑血管病。常见病因为颅内动脉瘤,其次为脑血管畸形、高血压性动脉硬化,也可见于动脉炎、脑底异常血管网、结缔组织病、血液病及抗凝治疗并发症等。本病多在情绪激动或用力等情况下急骤发病,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的头痛,多伴有恶心、呕吐。部分病人可有短暂的意识障碍及烦躁、谵妄等精神症状,少数出现癫痫发作。脑膜刺激征明显,少数可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征象,如轻度偏瘫、失语、动眼神经麻痹等,眼底可见视网膜出血。头颅CT是诊断SAH的首选方法。CT检查已确诊者,一般不行腰椎穿刺。若CT检查无阳性发现,而临床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则需行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脑血管影像学检查如脑血管造影(DSA)、CT血管成像(CTA)、MR血管成像(MRA)和经颅超声多普勒(TCD)等有助于发现颅内的异常血管。药物治疗涉及下列方面:
1.一般处理及对症治疗
(1)慎用可能影响凝血功能和呼吸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吗啡、哌替啶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2)对症治疗 烦躁者予镇静药,头痛予止痛镇静药,如布桂嗪、地西泮和苯巴比妥等。使用缓泻剂和大便软化剂(如麻仁丸),保持大便通畅。如有癫痫性发作,可短期使用抗癫痫药物:①全面性发作为主、频繁发作者,可用地西泮10~20mg;或苯妥英钠15~20mg/kg,缓慢静注。②卡马西平,0.1g,口服,tid。③丙戊酸钠,0.2~0.4g,口服,tid。
2.降低颅内压 药物和治疗方法可参见“脑梗死的药物治疗”。
3.防治再出血
(1)绝对卧床4~6周,镇静、镇痛,避免用力和情绪刺激。
(2)调控血压 可选用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或ACEI类等药物。
(3)抗纤溶药物 使用抗纤维蛋白溶解剂,抑制纤维蛋白溶解原的形成。常用的药物有:①氨基己酸(EACA),初次剂量4~6g溶于NS或5%GS100ml中静滴,15~30分钟滴完。此后静滴1g/h,维持12~24小时。7~10天后渐减量至8g/d,共2~3周或到手术前。肾功能障碍病人慎用。②氨甲苯酸(止血芳酸,PAMBA),0.2~0.4g,bid,缓慢静注。③止血芳酸的衍生物氨甲环酸(止血环酸),250~500mg加入5%GS100ml中,静滴,qd~bid。其抗血纤维蛋白溶酶的效价比EACA强8~10倍,比PAMBA略强。④其他,如巴曲酶(立止血)、酚磺乙胺、卡络柳钠、凝血酶、维生素K3等。
4.防治脑动脉痉挛及脑缺血 在维持正常血压和血容量的同时,可使用钙通道抑制剂以减轻血管痉挛。常用的药物有:①尼莫地平,20~40mg,口服,tid。或10~20mg/d,以1mg/h速度缓慢静滴,5~14日为一疗程。注意其降低血压的副作用。②氟桂利嗪,5~10mg,临睡前口服。连用3周以上。
5.防治脑积水 轻度的急、慢性脑积水应先行药物治疗,给予醋氮酰胺等减少脑脊液分泌,酌情选用甘露醇、呋塞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