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临床普外科手册

电击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临床普外科手册》第25页(1694字)

电损伤有两类。其一是全身性损伤,称电击伤。其皮肤损伤轻微,电流进入体内,立即传遍全身,主要损害心脏,可发生电休克,甚至心跳、呼吸骤停。另一类是局部损伤,电流在其传导受阻的组织产生热力,造成组织蛋白凝固或炭化、血栓形成等,称电烧伤。

【诊断要点】

1.有接触低压电源(220V或380V)或进人高压电场(大于1000V),超高压电场(大于230000V)的病史。

2.检查电烧伤“入口”(即触电部位)及“出口”。入口处为Ⅲ度烧伤,皮肤焦黄或炭化,可能深达肌肉、肌腱和骨骼。出口处程度稍轻,个别病变不明显。

3.电烧伤的深部损伤范围远远超过皮肤入口处,但早期难以确定。伤后24小时,范围逐渐扩大。伤后1~2周,坏死组织范围确定。有些病例可发生湿性坏疽、脓毒血症,甚至气性坏疽。

4.应密切观察深部损伤的进展和继发感染。还应重视低血容量、尿量少和尿成分异常(蛋白、管型、红细胞等)、心电图改变和贫血等。

5.不同部位电烧伤出现不同临床表现:①颅骨高压电烧伤,可累及颅骨内板、硬脑膜和脑组织;②带电电源插头放入口腔中发生短路,导致口腔内和口唇深度烧伤;③颈部电烧伤易伤及颈部血管而造成大出血;④洞穿性胸壁全层电烧伤,可发生肺组织、横膈灶性坏死;⑤腹部电烧伤可导致脏器穿孔。

【处理】 电烧伤的治疗基本上与前述的Ⅲ度烧伤治疗相似。

1.现场急救:迅速切断电源,对呼吸、心跳骤停者实施心肺复苏。

2.伤处暴露疗法:保持伤肢清洁干燥,每日消毒皮肤2~3次。

3.早期液体复苏:参见“烧伤”。

4.改善微循坏: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1000ml,iv gtt,3日。

5.预防厌氧菌感染

(1)扩创时应用3%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冲洗伤口。

(2)破伤风抗毒素,成人3000u,儿童1500u,皮下注射。

(3)5%甲硝唑注射液200ml,iv gtt,qd。

(4)青霉素钠盐,480万u,iv gtt,qd×6。

6.创面处理

(1)伤后3~5日,可行第一次手术。切除已确定的表面坏死组织或焦痂,探查其深部组织。如未明显感染,则比较彻底地切除失活组织。隔2~3日再次手术,清除其坏死组织,直至可以植皮。伤后发生严重肢体肿胀时,应切开皮肤、筋膜以减压。

(2)肢体肌肉广泛坏死时,需行截肢。

(3)已感染的伤口要充分引流,予以湿敷。广泛的深部感染导致毒血症、败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等,除了应用大剂量抗生素外,还须及时作多处切开引流,甚至截肢。

(4)暴露的伤口有出血的危险,压迫止血和药物止血只有一时性效果,应在床边准备止血带和手术包,一旦出血,应在出血点近侧结扎止血。

(5)严重电烧伤致残率高,采用带血管游离皮瓣或大网膜覆盖创面,甚或截除损伤肢段后再植连接等方法,可望改善疗效、减轻残缺。

上一篇:虫蜇伤 下一篇:临床普外科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