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书籍:临床普外科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临床普外科手册》第174页(773字)
乳管内乳头状瘤可见于任何年龄的成年妇女,但以40~50岁发病者最为多见。75%的病变发生在大乳管近乳头的膨大部分,瘤体常很小。标本剖面肉眼可见导管内壁有带蒂的米粒或绿豆大小,且有绒毛的乳头状结节突入腔内,富于薄壁血管,极易出血。位于中、小导管的乳头状瘤常伴有小叶增生,切面呈半透明颗粒状,黄白相间,有时与乳腺癌不易区别。
【诊断要点】
1.临床特点是乳头有血性(或黄色)溢液,因瘤体很小,故常不易摸到肿块。若在乳头附近扪及樱桃大小、质软、可推动的肿块,轻压后从乳头排出血性液体,则诊断多可确定。
2.较大的肿瘤堵塞乳管时,可致疼痛;一旦积血排出,则肿块变小而疼痛消失。此现象可反复出现。
3.肿块与皮肤无粘连。如发生在小导管的乳头状瘤,则常位于乳腺的边缘部位,且呈多发性,称为乳头状瘤病。
4.乳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瘤变部位、大小,并可取活检,诊断可靠。
【处理】
1.约有7%的病例有恶变可能,故诊断后应争取早期手术切除。
2.如能摸到肿块,则定位较容易;如未能扪及肿块,则可沿乳晕部按压找到出血的乳管开口后,用细钢丝插入该乳管,沿钢丝方向作放射状切口,然后将该乳管及其周围乳腺组织作楔形切除。
3.小导管乳头状瘤呈多发性时,有恶变倾向,应考虑作单纯乳房切除术。